根據合肥的規劃,“十一五”期間,合肥將建設以“大家電、大流通、大市場”為核心的家電城建設理念,走“以國內市場為主,全面涉足高中低端市場”的發展之路。
一直在中國家電版圖上默默崛起的合肥地區正在日益凸顯其重要性。
2008年10月,合肥與滁州簽訂了雙方合力打造中國家電產業基地的協議。一個月后,第二屆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如期召開。雖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蕭條的影響,本屆合肥家博會的規模和受關注程度多少有些“打折扣”,但是展會還是向全行業展示了合肥家電企業的實力和產業發展現狀。特別是“合肥市家用電器與電子信息行業協會”正式掛牌成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宣告了合肥家電的崛起。
產業初具規模
據了解,2008年1~9月,合肥具備一定規模的家電企業共完成產值205.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9億元,同比增長13.70%。2008年合肥家電產業預計將完成產值300億元,產量將突破2200萬臺。
合肥市政府的統計分析表明,近年來合肥家電產業發展迅猛,其中冰箱、洗衣機、空調和彩電的產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三位、第三位、第四位和第七位,合肥已成為與青島、順德齊名的中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2007年,合肥市規模以上家電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32億元,同比增長33.4%,占全市工業總量的15.6%;全年生產冰箱670萬臺、洗衣機552萬臺、彩電258萬臺、空調168萬臺,小家電300萬臺。2008年上半年,合肥共生產冰箱495萬臺、洗衣機276萬臺、彩電90萬臺、空調83萬臺。
此外,家電產業在合肥的快速發展還包括配套產業。在家電核心零部件配套產業方面,格力電器年產500萬臺空調壓縮機項目、美的集團年產1000萬臺冰箱壓縮機項目、科隆電器年產600萬臺(套)蒸發器、冷凝器等項目相繼建成。前不久,國內首條京東方TFT-LCD6代線又正式落戶合肥。這些項目的上馬,將極大提升合肥家電產業的核心部件競爭力。在金屬、塑料、電子等主要配套領域,合肥還集聚了寶鋼、馬鋼、國風塑業、海爾塑膠、合晶電子、日上電器、捷敏電子等一批優勢骨干配套企業。目前,合肥地區冰箱、洗衣機、空調和彩電的本地配套率已分別達到65%、60%、70%和30%。
企業活力四射
目前,合肥規模以上家電企業共111家,合肥工業前十強中有3家是家電企業。
據介紹,合肥市家電產業加速發展于改革開發之初,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是引進技術和生產線;第二階段是90年代后期,主要是引進外資和資本運作,幫助美菱和榮事達等本地企業度過發展“瓶頸期”;第三階段是2000年以后,主要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在此期間,隨著“工業強省”和“工業立市”戰略的實施,海爾、美的、格力和長虹等企業紛紛在合肥投資建廠。
2008年合肥家電博覽會是合肥組織的第二屆國際家電博覽會,本地主流企業悉數參展。美菱、榮事達兩個合肥家電品牌的表現最為突出,都展示了集團旗下各類企業的產品,不但有傳統的大家電、小家電,還有太陽能光伏產品和電動自行車等。榮事達與日本三洋的合資公司合肥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不但展示了最新的洗衣機和微波爐產品,還將日本三洋在華銷售的全部品類產品整合參展,表現出中日股東對合作前景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