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袋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地位及二者關系 為了了解手袋在整個服裝搭配中的地位,以及全面理解服飾搭配中局部的整體中的功能,分析局部與局部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必要的。手袋在整個服裝搭配中充當一局部,它可以分割服裝的空間。其中手袋設計與整個服裝設計風格是一致的,可統成一體。與整體形成對比的設計,則在服飾搭配中成為視覺焦點。形成對比的設計看上去更象獨立的部分,也通常是我們首先注意到的部分。
相似性相似性是手袋與服裝搭配中最主要的組合因素,它是指各個局部的相同程度。局部的連接由線條、形狀、色彩、明度、質地以及局部變化、大小、方向、重量、位置等相似性決定。在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相似的部分往往被觀察者分離出來。
相似,作為在整體各個局部的配合并不意味著完全相同。在手包設計中找出服裝中的相似因素,并加以運用,在傳達整體意圖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封閉性視覺的過程是先掃描后聚焦。我們首先將需要觀察的部分分離出來成為封閉的局部,然后將視線聚焦在這一局部上。當然這一過程是在瞬間完成的。如果我們觀察整個著裝狀態,那么視線最后總是落到一局部上。因此,無論是作為整個服裝中手包的一局部設計,還是手包自身中的局部設計,都會成為視覺的焦點。
連續性沿著服裝造型中直線或曲軌跡,對局部進行設計,是手袋設計中采用的手法。因為在局部投計中采用相似的造型軌跡,會加強局部獨立性。不相似的局部設計也能因具有連續性而被組合。
應當注意的是,手袋在服裝中是起襯托和點綴作用的,切不可平分秋色,喧賓奪主。假使你既想突出服裝,又想突出手袋,便是“多中心=無中心”。切莫將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顛倒,認識到局部的特性,調整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手?做為飾物中的一種類別,同其它飾物一樣,在搭配風格上求得與服裝風格一致。
我們可以借鑒服裝設計中主客體倒置的設計方法,運用到手袋設計的領域中,將設計意識豐富起來,所謂主客體倒置就是服裝做為設計客體往往擺脫人體這個人本身而形成突出強調服裝本身而存在的形式。在手包和服裝和關系中,服裝成為主體,手包則成為客體,服裝與手包之間也存在這樣的主從關系。
主客體倒置,建立了手包與服裝新型的主客體關系,從而造成一種全新的手包與服裝關系,這種結構利圖達到神形統一的效果。服裝與手包的主客體倒置,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一味地去追求手包客體的作用,其實適當的突出手包的客體作用是為了更加強調服裝的主體地位。
當然,我們在采用主客體倒置手法時,要避免手包與服裝脫離太遠,而試圖追求一種突出客體確又不改變其從屬地位,弱化主體確雙不和主體相脫離。
穩定感
穩定感是服飾美的基礎要素,穩定感即視覺與心理平衡。
幾何造型的手袋設計加強了視覺特性,創造了有序的空間,顯示出水平與垂直和色塊的綜合平稀。手袋構成形式的失重感會造成視覺心理紊亂,從而失去美感。
同時,手袋設計與服裝設計又是相互作用和相輔相成的,只有當兩者高度協調和統一時,它們的美感才會充分展現出來。一般來講,手袋與服裝的協調統一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上。
造型上相呼應:一件手袋的設計是以服裝的造型作為前提和依據的。如禮服的款式構成較為考究,則要求手袋的式樣也應精美而別致,便裝的款式構成較為簡潔大方,則手袋的設計也要隨便和自然。當服裝的外輪廊以弧線為特征時,手袋的造型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與服裝的線條相一致,其造型以曲線為主,另一種是與服裝的弧形成對比而造型上多用直線,以豐富服飾的整體效果。
色彩相配合,服飾美的角度來講,整體服飾的色彩效果應該是賞心悅目而又和諧統一的。所以,手袋做為服飾配件中重要的一項,常常在整體的服飾色彩效果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服裝的色彩過于單調或沉悶時,便可利用鮮明而多變的色彩運用到手袋中來調整色彩感覺,而當服裝的色彩顯得有些強烈和刺激時,在手袋的設計中又可利用單純而含蓄的色彩來緩和氣氛。總的來講,在色彩的處理中要根據整體效果的需要,有時可以從服裝中抽出某種顏色用于手袋設計中,這樣既可以迅速快捷的選擇好顏色,又易求得色采的高度協調。
肌理上相對比:由于構成手袋的材料范圍較大,因此在手袋的設計中,肌理變化相對豐富些,手袋與服裝的搭配可根據不同需求心理,審美情趣做相應的變化。比如:當服裝的面料較為細膩時,可選擇質感粗曠而奔放的手袋,也可人有親和力質感材料的手袋;當服裝面料較為厚重而凹凸不平時,則可選擇一些肌理光潤柔滑的手袋,與服裝面料造成鮮明對比??傊?,從服飾的整體肌理效果來看,兩者之間既可相互對比也可相互補充,既可互相襯托又可相互協調,在搭配變化中產生出一種特有的視覺美感。
由此可見,手袋設計不論造型、色彩和肌理材料,都是在表現服飾的個性和特征。這樣才能真正地傳達出服飾的內含。
手袋雖然在服飾的整體效果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然而在審美實踐中人們認識到,手袋的藝術價植是與服裝分不開的。服裝和手袋一經穿戴,便成為人們外表的一個組成部分。烘托、陪襯和反映著人們的內在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