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一般只有在雙方關系確立后才互贈禮物。贈送禮物通常是此次交往行將結束時才進行,同時表達的方式要恰如其分。高級巧克力、一瓶特別好的葡萄酒在歐洲也都是很好的禮物。登門拜訪前則應送去鮮花(花要提前一天送去,以便主人把花布置好)。而且要送單數的花,同時附上一張手寫的名片,不要用商業名片。
英國:在這里應盡量避免感情的外露。因此,應送較輕的禮品,由于花費不多就不會被誤認為是一種賄賂。合宜的送禮時機應定在晚上,請人在上等飯館用完晚餐或劇院看完戲之后。英國人也像其他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喜歡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對于飾有客人所屬公司標記的禮品,他們大多數并不欣賞,除非主人對這種禮品事前有周密的考慮。
法國:初次結識一個法國人時就送禮是很不恰當的,應該等到下次相逢時。禮品應該表達出對他的智慧的贊美,但不要顯得過于親密。法國人很浪漫,喜歡知識性、藝術性的禮物,如畫片、藝術相冊或小工藝品等。應邀到法國人家里用餐時,應帶上幾支不加捆扎的鮮花。但菊花是不能隨便贈送的,在法國只是在葬禮上才用菊花。
德國:“禮貌是至關重要的”,故此贈送禮品的適當與否要悉心注意,包裝更要盡善盡美。玫瑰是為情人準備的,絕不能送給主顧。德國人喜歡應邀郊游,但主人在出發前必須作好細致周密的安排。
美國:美國人很講究實用,故一瓶上好葡萄酒或烈性酒,一件高雅的名牌禮物,一起在城里共度良宵,都是合適的。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給美國人送禮應在此次交往結束時。
拉丁美洲國家:黑和紫是忌諱的顏色,這兩種顏色使人聯想到四旬齋。刀劍應排除在禮品之外,因為它們暗示友情的完結。手帕也不能作為禮品,因為它與眼淚是聯系在一起的。可送些小型家用電器,例如一只小小的烤面包爐。在拉美國家,征稅很高的物品極受歡迎,只要不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