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沉寂多時的天津海鷗集團,近年相繼攻克了并稱世界手表 “三大經典”的陀飛輪表、問表、月相萬年歷表三大腕表領域最先進技術,研發并批量生產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陀飛輪表”、“三問表”和“萬年歷表”,邁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天津海鷗手表集團公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手表生產基地,中國第一只手表在此誕生。海鷗表曾被譽為“中國第一名表”、“中國計時之寶”,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引領中國工業發展數十年,曾經創造過許多“中國第一”:第一輛無軌電車、第一臺電視機、第一部電話、第一架照相機、第一臺縫紉機等。
但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海鷗手表與其他一些品牌一樣,也曾在輝煌中跌落,有過彷徨與沉淪。
痛定思痛,海鷗手表集團為此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造就國際品牌作為發展的戰略基點。2002年至今,海鷗集團累計投入1億多元,先后引進了瑞士加工中心、日本數控自動車、投影儀等世界先進設備,組建了新品柔性生產線,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企業研發能力和關鍵技術始終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并縮短了與世界同行的差距。
2004年,海鷗手表集團研發人員經過潛心研究和刻苦攻關,掌握了生產陀飛輪手表的核心技術,生產出具有飛返示能、日歷等多功能的陀飛輪高檔機械表,創下了天津手表史上的三個之最:技術水平最高、設計與投產時間最短、附加值最高。國外專家測試后認為,海鷗手表集團研制的陀飛輪手表機芯設計、生產工藝、制造技術和精飾加工均達到了世界水平,接近瑞士手表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水平。
目前,海鷗集團機械手表機芯年生產能力達到600萬只,成品表年生產能力達到20萬只。機械手表機芯年產量已占全國總產量的50%。海鷗集團不僅在研發能力、制造技術、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和出口等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而且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達到90%以上。
海鷗集團不滿足于在國內的發展,而是把打造國際化的“海鷗”手表品牌作為目標,目前,“海鷗”已成功在世界制表業巨頭瑞士開設了9家專賣店,并繼天津“海鷗表文化藝術沙龍”、“杭州海鷗表專賣店”之后,開設了香港“SEA-GULL海鷗表TOURBILLON(陀飛輪)”專賣店。同時正籌劃在德國等5個發達國家開設專賣店。
海鷗集團介紹,為將海鷗打造成為 “國際品牌”,“海鷗工業園”正在濱海新區建設。今后,將形成年產手表機芯1000萬只、年產海鷗高檔機械手表100萬只、產值40億元的國際一流的生產基地。屆時,這個工業園不僅建設成一流的名表生產基地,還要建設成國際名表展示中心,爭取3—5年內進入標志為“國際知名品牌”的瑞士巴塞爾1號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