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董明珠及格力電器的這種底氣卻沒能在對其他企業走訪中重現。另一家以出口為主的小家電制造企業的現狀代表了大多數企業目前的狀況,也讓記者感受到了危機帶來的寒意。
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目前做的仍是上半年乃至去年拿到的訂單,暫時還是滿負荷生產。但明年情況就大不一樣。危機對消費需求影響及蔓延逐步顯現,明年應該是最困難的,雖然總體訂單還可以,但由于市場蕭條,利潤率較高的中高端小家電產品訂單明顯萎縮,低檔產品利潤微薄,只能是維持甚至可能虧損。
顯然,與那些連訂單都沒有的企業相比,這家公司的情況還不是最差的。該公司人士也表示,同行很多企業已經支撐不下去,其實危機才剛剛開始,明年會更糟,50%公司將會倒閉,而自己的公司活下來應該沒有問題。
對于此次危機殃及國內出口企業,很多專家把脈時直言,企業產業結構升級及技術創新不夠,并建議企業應適時轉型,比如注重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或暫時將產品銷售市場由外轉為內。對此,這位小家電公司人士表示,其實分析是一回事,實施起來是另一回事。自己的公司在國內規模夠大,技術及研發力量夠強,結果怎么樣?危機一來,那些附加值高的產品連訂單都沒有了,企業還不是要靠最基本的產品維系。產品市場轉型又談何容易?國內市場大,但競爭激烈程度超出想象。其實三年前,公司已在嘗試進軍國內市場,除依仗技術優勢適時開發出適合國內市場的產品,更不惜重金聘請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但效果并不明顯。“蛋糕雖大但想分杯羹難啊!總不會都去做豆漿機吧!”一番感慨后他又笑稱“其實如果不是碰上這種經濟蕭條,我們企業還不是很讓那些內銷企業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