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陶瓷生產企業所用的原燃材料價格大幅度攀升,不少企業效益下滑,有些實力較弱的企業已暫時歇業。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湖北許多陶瓷企業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生產成本上漲的壓力,保證了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
靠節約型經濟應對高成本。一是通過循環經濟、能源替代等方式最大程度地節約能源、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如:通過廢料利用、循環水、余熱利用等途徑,有效降低成本。二是通過廣泛開展節電、節水、節材等活動,增收節支、增產節約。許多企業通過細化生產和辦公成本,開展各種活動,從小處著眼減少各種原燃材料浪費。同時,工人們立足崗位搞節能,降成本,減少原燃材料漲價帶來的損失。三是通過強化企業基礎管理,開展壓庫促銷、貨款清收等活動,把過高的兩項資金占用壓下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財務費用,促進了企業扭虧增盈創效。
靠技術創新應對高成本。隨著各種原燃材料的不斷上漲,湖北許多陶瓷企業紛紛調整自己的經營戰略,將成本優勢戰略轉移向技術優勢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在產品質量、款式、性能和工藝裝備上不斷改進,滿足了消費者對需求的升級和變化。
靠調整產業結構應對高成本。近年來,湖北陶瓷行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 產品。許多企業著眼于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增加企業競爭力,逐步淘汰低附加值產品,擴大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
靠差異化經營應對高成本。湖北陶瓷企業大都是中小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具有服務多樣化、特色化等優勢。一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選擇差異化經營戰略和特色經營戰略,通過公司形象、產品特性、產品服務、技術特點、經銷網絡等形式,努力形成一些具有差異化的和“人無我獨有”的特色化的東西,從而使用戶產生偏好與忠誠,有效地促進了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