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過后,觀察陶瓷行業最重要的指標是企業何時開工及生產線的點火率。不過,要基本準確地掌握這些數據也要到兩周后。據傳,有企業在年前已經安排好在3月1日開工點火。更多的企業恐怕是先開工,至于何時點火,點多少火,還要再看兩個方面:一是庫存的消化情況,二是市場的走勢。如果這兩個因素都不支持,那么多停一段時間的窯,甚至遲開幾天工也就是自然的事
經濟學家們預測今年中國總體經濟的走勢,一般都認為,企業庫存調整期將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結束,第三季度會迎來經濟的復蘇。陶瓷行業的庫存調整期什么時候結束,會跟總體經濟的大勢嗎?可能不同市場定位、不同產能布局的企業,情況不盡相同。國內陶瓷產業主要靠內需拉動,外需即便減少,對總體影響不大。預計,去年高安、夾江產區定位局部市場的企業今年會繼續逆勢飄紅,而佛山、山東、福建等產區跟進總體經濟發展節奏的機會比較大。出口方面,一些企業的產品可能因為在金融危機中凸顯了相對于歐洲等地產品的價格優勢而繼續保持增長,一些則因為出口目的地的及時優化調整而得以繼續增長。
有專家大膽預測今年三四月份中國中小企業會有新一輪的倒閉潮。如果大環境真的持續惡化,陶瓷企業的倒閉潮會同步出現嗎?按照去年底的發展勢頭,最有可能出現倒閉潮的是佛山產區。但佛山產區因為2007、2008兩年政府的強力整治,那些本該在這輪金融風暴中倒閉的企業已經關停了一大批,今年政府還將繼續關停一批,比如不久前南海區就明確表示全年的目標是27家,1月20日的《珠江時報》甚至早早就將這27家陶瓷“污染企業”曝光了。因此,在佛山真正“死于”或將要“死于”金融風暴的企業可能并不多。希望這不要給人判斷行業形勢造成錯覺。
隨著金融危機的繼續蔓延,世界經濟仿佛一塊被巨石砸中的玻璃,面目全非,只有中國經濟的運行軌跡似乎還依然清晰可辨。年前,國家重拳出擊振興鋼材和汽車產業,2月5日,又推出紡織業和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農歷新年后,股市續盤牛年一股牛氣,滬指突破2100點。1月份制造業采購指數明顯上升,企業商品價格指數曙光微露。只要中國的政體是個超強的穩定系統,盡管4萬億的投資不可能馬上改變經濟的下滑趨勢,但中國gdp的增長將在6%-8%。只是金融危機可能會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改變我們的經濟預期。正如專家們預言,過去總體經濟30%的出口增長和20%的投資增長不可能再持續下去,我們必須開始習慣“中速增長”,不能再沉湎于“高速增長”的快感之中———對陶瓷行業而言,今后40%左右,甚至100%以上的“高速增長”將只是少數企業或地區的事,而決非普遍的現象。
在經濟的繁榮時期,普遍的“高速增長”會掩蓋一切問題。真正的企業家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首先是認識到經濟增長的周期性其次是比一般的老板提前嗅到經濟增長周期來臨的某種氣味。因此,他很可能在繁榮時期就實施企業戰略轉型,而大多數老板則總是要等到經濟低迷時期才會痛下決心實施企業的戰略轉型。
2009最重要的戰略轉型首先是要調整企業增長的心態———需要將“中速增長”像基因那樣地深植于體內。大多數企業在經濟低迷時期為安全“過冬”,會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如停止、推遲不必要的開支,減少、暫停投資,以及裁員等,以削減成本,保持現金,但對陶瓷企業而言,“中速增長”的預期意味著完全的財務保守策略并不可取?!爸兴僭鲩L”要求企業不是隨意地削減一些顯而易見的開支(如旅游、培訓、營銷等),從而破壞企業的核心文化,要求企業有勇氣趁低購買廉價的資產以推進企業的擴張,要求企業留住或趁機引入骨干人才,保持核心團隊,總之,“中速增長”要求企業能兼顧企業的當下效應和未來價值,否則就難以在下一個經濟高潮來臨后比對手贏得戰略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