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位小組討論者在沃頓營銷大會上的說法,隨著2009年即將成為追求奢華品的幾代人面臨的最具挑戰的一年,市場營銷人員用來鎖定追逐時尚的花季少女和快速擴張進入俄羅斯或阿聯酋新富群體的營銷計劃突然“過時”。如今,在艱難歲月行銷奢華品的“流行”方法,是迎合最富有和最忠誠的客戶的需求。
小組討論者考瑞·嘉彭(Cori Galpern)是湯姆·福特國際公司(Tom Ford International)的全球市場營銷與廣告總監 ,“我認為,我們會發現因為金融危機而失去了一批追逐時尚的客戶。那些會在一年里買上一打名鞋的人士,他們現在另有選擇。奢華品牌的核心是真正富有的客戶。”
誰能在未來兩年里依然富甲一方,以及他們將如何花費其可支配的現金,這些正是縈繞在小組討論者腦海里的問題。
在經濟衰退時期,即便是高端消費者也會發現自己捉襟見肘,去追隨居于社會經濟層底層的消費者是一個糟糕的策略。“我們不想看到因大幅降價而使品牌變得廉價,”巴黎歐萊雅護膚品品牌經理布萊德·法瑞爾(Brad Farrell)說道,“因為你不想損害自己的品牌形象。當一切塵埃落定,你仍然要維護你的品牌聲譽。”
許多專家認為,日益加深的經濟衰退所帶來的經濟上的痛苦,將會不成比例地落到這些行銷高檔香水、時裝或精美時尚飾物的營銷人員身上。在貝恩公司(Bain)去年10月份公布的調查報告中,包括鞋類、珠寶、時裝在內的個人奢華品行業已經出現發展速度放緩信號;根據調查報告的預測,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的話,2009年的銷售額將會下滑3%~7%。
部分觀察家指出,在這些困難時期,炫耀性消費似乎已經成了非美國式做法。著名趨勢分析學家費斯·波普康(Faith Popcorn)最近指出:“如果你路過紐約的麥迪遜大街的芬迪和普拉達專賣店,你就會發現這些商店已然門可羅雀。婦女們都在自己的衣櫥里購物。即便你買得起,你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去買。”
但是沃頓小組討論會期間并未明顯出現此種沉悶論調。若干小組討論者指出,他們的核心客戶群,那些真正的富人,可能會削減一些自由支配開支,但是不會對奢華品采購進行“一刀切”。
小組討論者認為,經濟低迷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可能會盼望一些高端產品降價出售。歐萊雅的法瑞爾表示,一項明顯的措施就是,只要貨真價實的香水沒有被稀釋,可以將香水裝在較小的瓶子里出售。“品牌誠信依舊保持,但是產品的價格能夠更加被當今市場的消費者所接受。”法瑞爾還補充了一個類似的做法,就是確保重要產品的部分款式可以更多地由中間市場零售商提供,例如 Target店乃至售賣護膚產品的CVS等雜貨店,因為在經濟衰退期間,即便是高端美國消費者也可能會去這類商店購物的。
關鍵在于,不要采取任何會使知名奢華品牌價值受損的措施。“良好的管理能夠經受住順境逆境,時尚不會改變,”帕特里克·艾波查拉徹(Patrick Abouchalache)說道,他是紐約投資公司羅伯茨·米塔尼(Roberts Mitani)的董事總經理,專門負責對零售業進行分析,“你必須堅持到底。”
高端奢侈品公司與大型大眾消費品公司相比,兩者的市場營銷和品牌問題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后者通常會尋找一定規模的市場空缺,然后創造新產品來填補這類空缺。而對于奢侈品而言,他們指出,業務計劃依賴于設計師的藝術想象,并希望能夠以此來吸引消費者。
“你在購買高端時尚商品的時候,其實是在購買一種生活方式,”普拉達的卡巴特說道,“你在購買某些人的觀點,這些觀點正是透過產品而反映出來的。”
“現在不是驚慌失措的時候,”基勒思比補充道,她指的是目前困難的經濟環境,“現在是定義和重新定義品牌的時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對海外新興市場的短期前景沒有特殊興趣,但是他們的公司繼續在為合適的時機積極定位。
歐萊雅的法瑞爾指出,歐洲的許多需求來自東歐國家尤其是俄羅斯,2007年和2008年的石油價格飆升使俄羅斯成為石油富國。但是他擔心這些市場的金融泡沫會很快破滅,并補充說:“你真的要小心翼翼。”
盡管全球經濟局勢嚴峻,但是奢華品營銷人員表示,他們的主要任務仍將雷打不動:將更加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銷售給追逐時尚的消費者。“你在購買那個夢想,”卡巴特說道,“你在購買那個華麗主題,而這正是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