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加工和出口產業鏈低端產品的企業,其日子正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變得越來越艱難。日前,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2007年第110號公告,公布了第二批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共計589個10位海關編碼商品,新目錄自1月21日起執行。記者從中山海關了解到,該目錄調整將波及中山三大行業,有關企業應盡快做好準備。
新一批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主要涉及動物產品、植物產品、動植物油脂、食品、飲料、礦產品、化學產品、塑料及其制品、鋼鐵及制品、鋁制品。此外,還有一些含瀕危動植物成分的制品也列入禁止類,包括皮革制品、動物毛及其織物、鞋靴類、首飾制品、眼鏡、鐘表、雜項制品。此前,也就是2007年4月,第一批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公布,共有1140項商品被列入禁止類目錄,此次調整,將禁止從事加工貿易的商品范圍進一步擴大。
中山海關駐石岐辦事處一業務專家表示,加工貿易禁止和限制類目錄的調整將成為常態,目的就是為了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抑制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出口,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實現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從公布的目錄來看,中山主要有三個行業受到影響,即化工行業,主要指以生產油漆為主的企業,鋼材加工業以及鋁型材制造業。由于中山這三大行業不乏大中型企業,所以企業應積極行動,適應新規。他表示,目錄的調整考驗著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如果相關企業僅局限于生產技術含量低的初級加工產品,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中山海關提醒有關企業,加工貿易的門檻越來越高,企業一方面應加大投入進行技術改造,把技術水平較低、生產工藝落后、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低端產品向更高技術含量、更大增值環節的高端、高科技含量產品轉移;另一方面,企業應在調整終端市場上下功夫,在國內開拓更多的市場。
加工貿易新政
第二批禁止類商品目錄規定自2008年1月21日起執行。此前已經商務主管部門批準并已向海關申請備案的加工貿易業務,允許在審批的合同有效期內執行完畢;以企業為單元管理的聯網監管企業允許在2008年12月21日前執行完畢。商務部同時規定,上述業務到期仍未執行完畢的不予延期,按加工貿易有關規定辦理。此外,這一規定也適用于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但公告發布之前區內已設立的企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