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少林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銅價格日前突破每噸8300美元創下11個月來新高,與此同時,一季度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比年初上漲4.42%。銅價和鋼價同步上漲再次引發空調等家電產品漲價的猜測,不過,空調企業表示,銅價上漲與空調漲價不存在因果關系。
銅價引發漲價猜測
“五一”期間,倫銅價格由節前每噸7780美元上漲至最高每噸8335美元,漲幅超過7%。截至上周五,LME三個月銅收報每噸8320美元,為2006年5月30日以來的最高價,接近歷史高點8800美元。上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已經減少至150925噸,為去年9月中旬以來最低水平。
此外據中國鋼鐵行業協會數據,一季度國內鋼材價格逐月回升。3月末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9.8,比年初上漲4.42%。其中,6mm中厚板上漲7.62%,0.5mm冷軋薄板上漲3.72%。
銅價、鋼價上漲也引發空調等家電產品漲價的猜測。根據歷史經驗,去年正是銅價暴漲引發了空調價格整體上漲。去年5月,倫銅價格上漲到歷史高點每噸8800美元,隨著銅價的上漲,空調價格在5月底上調價格。根據業內人士估計,去年5月空調價格平均上漲幅度大約為10%左右。而據消費者反映,其去年購買的某國內知名品牌1匹空調的價格已經由去年1600元上漲到2000元,上漲幅度為21%。
蘇寧電器的銷售員告訴記者,按照慣例,空調價格一般會在五一黃金周后進行調整。美的空調的銷售員也透露,公司將于11日開會,對價格調整與否進行安排。但她們也不知道空調價格會不會上調。
美的空調銷售公司北京總經理張文峰告訴記者,今年空調價格是否上調還很難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空調價格不會下調。他說,目前北京市場空調的貨源很緊張,加上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空調不會降價。
而3月份,蘇寧電器發布的《2007年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稱,國內空調價格有下調空間。蘇寧報告認為,今年空調內銷增長有限,出口幅度繼續放緩,同時空調企業庫存壓力增大,空調降價壓力增加。蘇寧電器認為空調價格下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原材料銅的價格自3月份下跌到歷史低點,銅價當時為每噸5.5萬元(約為6875美元)。
套期保值沖抵漲價影響
銅價上漲對空調制造企業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格力電器董秘劉興浩表示,銅價上漲自然會提高公司的生產成本,但公司前期已經做了準備,所以影響不會很大。
美的行政和人力資源總監王建國則表示,銅價上漲對公司生產成本毫無影響。他說,公司總結去年銅價暴漲教訓,對期銅市場價格變動做了相應的對策,對期銅進行套期保值,從而抵消銅價上漲帶來的影響。所以說,銅價無論漲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接受。同時,公司也與國內大的銅生產企業建立良好的上下游關系,可以較好抵制期貨價格變動影響。
國泰君安分析師王稹認同空調價格不會受銅價上漲影響的判斷。原材料價格變動大約會在一個季度之后才會對成品產生影響,因為大宗原材料采購存在一定的采購周期。王稹認為,在銅價上漲之前,空調企業已經為旺季到來配貨。
空調企業的季報顯示,格力電器今年一季度存貨為63.79億元,比期初55.27億元增加了15%,存貨占公司流動資產的40%。美的電器一季度存貨為47.04億元,比期初43.45億元增加了8%,美的電器的存貨占公司流動資產43.4%。
對于空調是否會因銅價上漲而漲價,王建國有另一番別樣的理解。他說,銅價上漲跟空調價格漲價并不存在因果關系。就是去年銅價上漲,空調的出廠價也非常穩定,如果說空調的銷售價格上漲了,那也是銷售商利用原料上漲概念來提升利潤率。
相反,王建國認為,銅價上漲對美的這樣的大公司是利好消息。因為銅價上漲有利于行業整合,大的企業有實力進行套期保值,而對小的企業而言就是成本上升的打擊。
目前,國內有10多家空調制造企業,其中格力、美的和海爾三家空調制造商的市場占有率為50%以上。如果銅價繼續上漲,空調品牌的集中度會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