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井噴”
“冰箱行業的春天真的到來了。”秦塘宗說這句話時看起來有點志得意滿。
讓美菱股份有限公司這位營銷總監喜不自禁的是剛剛拿到手的3月份統計報表:單月銷量、回款均超歷史最高紀錄。而按冰箱行業慣例,銷售最旺季節應該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才會姍姍到來。
“一季度零售增長率達到38%,短短數月內外銷量
綜合增長高達47%。現在的銷售形勢完全可以用井噴來形容。全國35個營銷分部的老總現在最著急的事就是搶貨源,搶不到貨源就完不成任務。”秦塘宗戲言,有的經銷商為了搶貨源連請客吃飯的招數都用上了。
“井噴”并非花開美菱一家。統計顯示,一季度全國冰箱行業零售增長達到10%~15%,早早進入了銷售旺季,而這在近些年都是很罕見的。
“不管是知名品牌還是雜牌,現在都在大干快上。”秦塘宗說。
巨頭下鄉
“井噴的重要源泉恰恰就是過去不為一些人看好的農村,美菱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來自三、四級市場。”秦塘宗透露,從整個冰箱行業來看,市場的增量都得益于農村,特別是鎮一級市場的啟動。
“在很多鄉鎮,過去賣冰箱的,現在銷量猛增;過去沒有賣的,現在銷售門店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讓秦塘宗感慨的是,他去年回重慶老家一個小鎮時,鎮上還只有兩家賣家電的,“今年春節回家就看到小小一條街上竟然有8家門店在賣家電,賣冰箱的就有四、五家!”他預計,在城市家電銷售趨近飽和增長緩慢的背景下,以農村市場為主要拉動力量的新一輪增長可能持續到2009年,“就冰箱市場而言,2006年國內冰箱銷量在1600萬臺左右,今年預計會突破1900萬臺,其中農村市場應占60%的份額。”
與秦塘宗一樣感同身受的還有榮事達電視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忠英。就在前兩天,鄭忠英剛剛將榮事達旗下的彩電生產基地從珠海移至合肥并首先瞄準安徽農村市場這個“大本營”,首期建成的全程自動化彩電生產線就達到年產100萬臺的能力。業內人士日前在評價榮事達首臺47英寸雙速核數字高清液晶電視下線時認為,這不僅標志著安徽自主品牌彩電重出江湖,為合肥打造“中國家電制造基地”再添砝碼,其瞄準農村的市場定位更值得高度關注。“我們的產品首先瞄準的就是二、三級,乃至四、五級市場。”鄭忠英介紹,從市場反映來看,現在的農村市場,不僅顯像管電視,即使是價格昂貴很多的液晶電視,銷售也呈井噴之勢,年增長率達到50%至60%,“僅河南的一位代理商,一年消化在當地農村市場的貨就達5萬臺,市場潛力之大可想而知。”
八仙過海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海爾、長虹、TCL、美的等家電企業就紛紛做出大舉進軍農村市場的戰略決策,國內的家電連鎖企業在農村布局也呈現加速勢頭。國美電器宣布正式啟動農村市場戰略;幸福樹電器的目標是用三年時間在全國三四級市場編織一張擁有2000家加盟店的大型連鎖網絡;而蘇寧2006年也在持續進行全國范圍的店面擴張,占領全國2000多個縣級市場、350個二級城市。來自江蘇的家電連鎖企業中華匯銀集團則一直把目標市場緊緊鎖定在二三級城市和農村,該集團甚至放言:“未來要做中國農村家電連鎖的沃爾瑪”。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實施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民收入的提高加上農村電網的改造,極大改善了農村地區使用家電的客觀條件和農民的生活習慣,農村這塊廣袤市場的能量將持續得到釋放。搶占先機,以大幅度提升的三四級市場份額帶動銷售上升,成為許多家電巨頭各施絕招打響07年度銷售戰役的關鍵一仗。
“美菱今年開發出針對三、四級市場的節能產品線非常豐滿,針對農村市場特點推出12款高 性價比節能冰箱,特別是9C、8C系列等節能冰箱受到了農村市場消費者的廣泛歡迎。”秦塘宗介紹,“現在美菱的經營團隊的觸角正在逐步向三四級市場靠攏,分銷網絡數量上比去年同期增長80%左右,加上生產系統的積極供給和先進的計劃組織資源的配置系統的保障,這些正是讓美菱冰箱在三四級市場的銷售獲得前所未有增長的內在主因。”鄭忠英則透露,榮事達彩電近期無論是普通顯像管電視,還是液晶彩電,都將主要面對中低端市場,在未來3到5年內將其產能擴大到現有規模的3倍以上,明顯低于其它品牌的價位就是其制勝利器。
3萬億 蛋糕
讓家電巨頭們怦然心動的“新農村”蛋糕究竟有多大?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估計,未來十年中國農村家電總價值將超3萬億元。
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分析,中國農村2.3億個家庭,占全國家庭的67.7%,是我國最大的消費群體,是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突破口。以家電產品而言,預計2010年我國家電市場規模突破10000億元,城市占65%,即6500億元;農村占35%,即3500億元。未來10年,農村2億多個家庭家電擁有率可以達到1996年城市普及率,需要購買彩電1.68億臺;按照4億多個農村勞動力計算,需要手機4億部;還有其他家電產品;農村家電的總價值當在3萬億元以上。綜觀我國20多年的家電發展歷程,幾乎全都是將目光盯在了城市,并且也都在城市中的拼殺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時至今日,城市家電市場競爭的慘烈讓家電企業不寒而栗,同時城市家電市場的飽和,也迫使家電企業紛紛將目光轉投向三四級市場。
市場大門洞開,歷史機遇再現。面對9億人口的農村,誰能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奠定一勞永逸的霸主地位。
本報記者 楊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