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浙江夢娜針織襪業有限公司采訪時,公司董事長宗谷音告訴記者,“夢娜+MENGNA”中英文組合商標已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義烏繼“浪莎”、“新光”之后第三個“中國馳名商標”。
“在義烏一些企業深受歐美國家配額限制之苦時,我們公司的出口業務仍在增長。”宗谷音告訴記者,今年夢娜襪業分配到的額度為240萬打,招投標得到的額度為45萬打,另外還通過配額調劑得到部分額度。"夢娜"襪子出口價格比國內其他企業產品高出近一倍,單價全國最高,可以創造更多的效益。
宗谷音的商海征戰從16歲就開始了。當時,他拿著在義烏小商品市場擺攤的父親和哥哥資助的2000元錢,從上海、寧波等地采購襪子到義烏市場販賣,后來自己也有了一個攤位。廣東一家臺資企業的老板覺得宗谷音為人誠實可靠,就主動把襪子交給他包銷。宗谷音覺得這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就湊了50萬元資金,在朝陽二街租下店面,率先在義烏開始了襪子專賣。
1993年,宗谷音迎來了生意上的黃金時期,當時賣一打襪子可以賺七八元錢。臺資老板有點眼紅了,最后竟不顧合約終止代理。
這深深刺痛了宗谷音的心。“我就是要爭這口氣,建個襪業基地給你看看。”當時,整個義烏只有一家小襪廠擁有10多臺進口襪機,最多的是私人小作坊,有200多家。很快,宗谷音投資55萬元,把襪廠建了起來。
1994年,宗谷音又投資1億多元人民幣,建起了占地13畝、引進78臺意大利先進襪機和4臺日本后整理設備、整個建筑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的新廠。回報也是喜人的,當年就實現產值1億多元。
今年3月1日,宗谷音在北京宣布,夢娜襪業拿出500萬美元贊助2008年北京奧運會。
宗谷音說,500萬美元對企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但他相信這一投入是值得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而“夢娜”主打的就是全球市場。“只要利用好奧運的宣傳效應,預計投入產出比將會達到1比5”。
從2004年起,夢娜襪業連續兩年出口量為中國織襪企業第一,是美國襪業市場上襪類產品第一供應商。目前企業投資總額達13億元人民幣,年產襪子2.2億雙。這一實力讓北京奧組委很滿意。在3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袁斌說:“夢娜襪業是第一家成為北京奧運會獨家供應商的民營企業。這體現了它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也希望它能夠利用奧運平臺加快‘夢娜’品牌的推廣。”
那么,如何利用奧運平臺把戲唱好、把企業做強做大呢?“走專業化和創新之路。”宗谷音說,許多企業在做大了以后盲目投資,分散了精力,損害了主業,最終得不償失,所以夢娜襪業堅持主打襪業的戰略不動搖。在襪業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換代上,宗谷音從不吝嗇。2005年,公司投資8億元人民幣,引進最先進的襪機3200臺套,新增廠區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預計到2006年底,公司總資產將達到21億元人民幣,擁有襪機5300臺套,年產各類襪子6億雙,年銷售額15億元人民幣。
這些年,夢娜襪業的國際化營銷之路成效顯著。2005年,公司銷售額達6.8億元人民幣,其中外銷和內銷之比為5.5比4.5。
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夢娜襪業不斷派出技術人員到國外培訓學習,而且在美國紐約、意大利米蘭、德國杜塞爾多夫、英國倫敦、日本大阪、俄羅斯莫斯科等城市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
義烏被人們稱為“中國襪業城”。中國市場上每10雙襪子就有4雙來自這里。世界上最大的5家襪廠也在這里。義烏的1400多家襪子企業每年生產50億雙襪子、襪褲,其中半數以上出口。
雖然擁有如此驚人的產量,但義烏的襪廠境遇卻不盡相同。2004年10月底,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棉、羊毛和人造纖維襪子實行為期一年的配額限制,而當時中國出口美國襪子總量中義烏占30%多。不到半年,中國企業的配額就用完了。
除了配額限制以外,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還受到多種制約。其中,企業技術標準、環保標準、社會勞工標準等,被一些國家越來越多地用來限制我國紡織品的出口。對此,義烏襪業已經有所警覺。去年,夢娜襪業就通過了世界零售業巨頭KNART、沃爾瑪有關企業設備、生產能力、員工福利、人權和環保設施的詳細調查,又通過了國際襪業頂級的“馬賽”論證,使“夢娜”襪子順利進入歐盟所屬5個國家銷售。2003年和2004年,夢娜襪業通過了美國CSCC認證和WRAP認證,2005年又通過了歐洲的M/S認證。
“接下去我們還準備在香港建廠,這樣可以避開國際上特保的限制。”宗谷音認為,中國紡織品大量利潤都被銷售商、進口商拿去了,這種狀況令人擔憂。針對目前我國紡織業“量增價跌”的問題,我們的出口增長方式必須轉變,要多采用高新技術,將單純數量擴張轉為全面質量提高。夢娜襪業的目標就是成為我國襪業的高新技術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