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很多北方人認為就是電飯鍋。但廣東人卻通常只是用電飯煲,他們把電飯鍋、電飯煲當作檔次不同的兩種東西:電飯鍋是普通的低檔鍋具,而電飯煲才是個真正的烹飪器具,也有普通和高檔之分。
專家認為廣東人的看法有些道理的。目前國人公認烹飪最為講究的就是廣東人,他們的飲食也最科學。廣東湛江和珠三角等地一年可以生產出各種電飯鍋電飯煲7000萬臺,在國內和出口份額上都處于壟斷地位,是名副其實的產業基地,從某種程度上廣東人的烹飪看法今后會左右整個國人的飲食習慣。
現在,我們不少家庭習慣了老式的電飯鍋做米飯,認為有了這個產品已經挺方便的了。飯煲飯鍋都一樣,有什么高檔低檔的?他們沒有用過新式的電飯煲,特別是那些高檔的好飯煲,因此未必了解現代這種含有很多新技術的產品會給自己的烹飪生活帶來多大變化。
米飯要想味道美、口感好、有營養,水對米的浸泡、加熱時溫度變化、加熱時間的長短、加熱時的氣壓、加熱體的均勻性,都要科學地實現或進行良好的控制處理。我們有這樣的生活體會,如果我們直接將生水與生米放到電飯鍋里,蒸出來的米飯就有些硬,感覺沒有熟透,那是因為,在水浸泡米的表皮后,電飯鍋就開始加熱了,這時米的外表先熟了,米芯卻沒有進去足夠的水份而無法將米徹底做熟。這種老式電飯鍋對米飯的浸泡速度、溫度、氣壓、加熱的均勻性都沒有任何控制。而現在的高檔飯煲就很講究了。以出口高檔飯煲見長的湛江鴻智電器公司,有位博士叫游進,素有電飯煲專家之稱,他給我們做了這個解釋:現在的微壓力電飯煲,在米飯烹飪期間,做了加壓、加溫的控制處理,溫度、壓力在不同的階段是不一樣的,飯煲中的電腦芯片做的是曲線控制而非簡單的直線型控制。如好的壓力閥就要對壓力做出控制。對米的加熱要均勻進行,就要在內膽上下些功夫,鴻智的弧形厚釜內膽和弧形加熱盤,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是厚的東西加熱均勻,不會忽上忽下;二是加熱盤形狀的變化使加熱的位置不限于內鍋鍋底,影響的是內鍋里通體上下的整個米飯。這樣做出來的米飯非常可口。
其實,現在的電飯煲早已大大超出當初電飯鍋只用來做主食、蒸蒸饅頭的局限了,電飯煲也有了更多的品種,更高的檔次。有的可以做蛋糕,有的可以做美味湯的(稱作湯煲),還有一些壓力煲可以無水煲雞,做出的這些美味相當于專業廚師級的水平。
那么,市場上的高檔電飯煲有哪些牌子呢?有松下、鴻智、蘇泊爾。當然國產的會更實惠一些。
隨著材料技術、營養研究、工業設計、芯片技術的進步,電飯煲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做出的食品也越來越講究。所以,我們選購電飯煲不能帶著老觀念,和過去幾十元的電飯鍋做價格上的對比。可喜的是國家對電飯煲行業的管理要求也在提升。全國家電標委會的馬德軍秘書長和牽頭標準修訂工作的鴻智電器的游進博士透露:我國已經開始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電飯煲老的性能標準啟動修訂了,屆時將對電飯煲引入分等分級制度。那個時候,電飯煲的檔次等級消費者在選購時就一目了然。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更多更好的電飯煲產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