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杯,日用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酒餍痛蠖嗍侵笨诨虺?,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脊刨Y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見于新石器時代。無論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是河姆渡文化更多...
瓷杯,日用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脊刨Y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見于新石器時代。無論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是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見有陶制杯的存在。這一時期杯型最為奇特多樣:帶耳的有單耳或雙耳杯;帶足的多為錐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 戰(zhàn)國至漢代出現(xiàn)了原始青瓷杯,其中漢代的橢圓形、淺腹、長沿旁有扁耳的杯最具代表性。隋代杯多是直口、餅底的青釉小杯。唐代的三彩釉陶杯和紋胎陶杯最有特色,當時還流行盤與數只小杯組合成套的飲具。宋元時期的杯多直口、淺腹、圈足或高足,高足底為喇叭狀。宋杯多以釉色取勝,如龍泉窯及官、哥、汝、均各窯。其中磁州窯釉下黑彩裝飾頗為鮮明。元杯胎骨厚重,杯內心常印有小花草為飾,明清時其制杯最為精致其胎輕薄,其釉溫潤,其彩艷麗,其型多樣。明代有著名的永樂壓手杯、成化斗彩高足杯、雞缸杯等,中早期多見高足杯。清代杯多直口、深腹、腹部有把或無把,還有帶蓋或無蓋的分別,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種單色釉。 瓷盞,飲茶用具?;酒餍蜑槌谛∽悖敝北冢话爿^飯碗小,較酒杯大。據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有制作,所見實物器形為直口直腹壁,餅狀平底足,施青釉,開細碎紋片。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唐時茶盞又稱“甌”,陸羽《茶經》中說:“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而已”,由此可見越窯盞的大致形態(tài)。越窯盞多配有盞托,其托常常設計成荷葉卷邊狀,上托蓮瓣狀茶盞,頗為精巧動人。 宋代斗茶之風大盛,因便于觀察茶沫白色的緣故,所以特別崇尚建窯和永和窯的黑釉盞。連宋徽宗趙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即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自福建建陽窯。宋時盞型大致有兩種:一為小淺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種為撇口,如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字樣。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均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制茶盞。隱藏
立體青花旋轉三件套
編號:HP-027957
蘭亭序含筆三件套
編號:HP-027956
含筆三件套
編號:HP-027953
出水芙蓉含三件套
編號:HP-027952
青花瓷套裝
編號:HP-026469
陶瓷辦公三件套
編號:HP-023529
陶瓷杯套裝三件套
編號:HP-023530
玉白陶瓷三件套
編號:HP-023531
陶瓷杯套裝
編號:HP-021454
編號:HP-021456
編號:HP-021457
編號:HP-021459
中溫瓷情侶陶瓷杯
編號:HP-004227
3件套陶瓷杯
編號:HP-004237
情侶陶瓷杯
編號:HP-004253
編號:HP-004252
音樂陶瓷杯
編號:HP-004250
編號:HP-004249
兩杯兩碟套裝
編號:HP-004265
陶瓷杯
編號:HP-004260
編號:HP-004259
編號:HP-004226
心型情侶杯
編號:HP-002792
編號:HP-00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