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t fibre and leaf fibre)
從各種麻類植物取得的纖維,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皮層的韌皮纖維和單子葉植物的葉纖維。韌皮纖維作物主要有苧麻、黃麻、青麻、大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等。其中麻、亞麻、羅布麻等胞壁不木質化,纖維的粗細長短同棉相近,可作紡織原料,織成各種涼爽的細麻布、夏布,也可與棉、毛、絲或化纖混紡;黃麻、槿麻等韌皮纖維胞壁木質化,纖維短,只適宜紡制繩索和包裝用麻袋等。葉纖維比韌皮纖維粗硬,只能制做繩索等。麻類作物還可制取化工、藥物和造紙的原料。
麻纖維的特點
麻纖維有其他纖維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具有良好的吸濕散濕與透氣的功能,傳熱導熱快、涼爽挺括、出汗不貼身、質地輕、強力大、防蟲防霉、靜電少、織物不易污染、色調柔和大方、粗獷、適宜人體皮膚的排泄和分泌。它的屏蔽紫外線功能和抑菌功能均為我國權威機構所測試鑒定。但由于其彈性差,抗皺性及耐磨性差,有刺癢感等,使麻類纖維的品種開發(fā)一直受到局限。但隨著各種前處理和后加工技術的發(fā)展,它的一些天然缺陷得到了極大的完善。經研究表明,在眾多的紡織纖維中,麻纖維是最具潛在功能的天然纖維,麻纖維歷來是我國重要的紡織纖維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