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旨在倡導化妝品安全的非營利組織對美國市場上嬰兒洗浴、護膚和化妝品檢測后發現,其中過半含有可能致癌物,由此呼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完善化妝品安全規范。
多個品牌被點名
《華盛頓郵報》13日報道,這個名為“安全化妝品運動”的美國組織共檢測了美國市場上48種嬰兒洗浴、護膚和化妝品,包括泡泡沐浴露、洗發香波、護膚乳液等。
結果發現,其中32種產品檢測出微量對二惡烷,23種產品檢測出微量甲醛,17種產品同時含有這兩種化學物質。
對二惡烷和甲醛均在美國環境保護署列出的“可能致癌物質”名單中。
此外,多家知名化妝護膚品牌在報道中遭點名。
不過,“安全化妝品運動”說,這兩種化學物質之所以沒有在產品外包裝印制的成分一欄內列出,是因為它們并非廠商有意加入產品中,而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化妝及護膚品中一些成分隨著時間推移混合分解后可能產生甲醛;而發泡劑和環氧乙烷等類物質混合時則可能產生對二惡烷。
廠商認為合標準
遭點名的嬰兒化妝品生產商表示,他們的產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與其他國家的相關機構均認為這些微量(物質)含量屬安全范圍,”一家美國知名化妝品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所有產品均符合甚至遠低于國家制定的含量標準。”
這家化妝品公司還指責“安全化妝品運動”“不準確描述”其嬰兒產品安全,“向家長提出不必要警告”。
《華盛頓郵報》報道,歐盟已禁止在護理產品中使用對二惡烷,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尚未出臺針對洗發香波、護膚乳液等護理品中對二惡烷含量的安全標準。
美國一些健康團體擔心,政府沒有認識到個人護理產品中化學物質對人體的累積影響。
“安全化妝品運動”呼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洗發水、乳液和化妝用品等設定更嚴格的安全規定。
此外,這一團體還指出,政府沒有對化學物質在嬰幼兒身上產生的影響展開相關檢測。處于生長階段的嬰幼兒體質較弱,容易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