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實施近三個月了,記者昨日在各大超市發現,使用購物環保袋的市民明顯增多,但手撕保鮮袋的用量較之前增加近一倍,市民的環保意識依然有待提高。
雖然手撕袋是可降解的環保塑料袋,但是許多市民在使用后隨便丟掉,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記者從嘉榮以及部分小超市了解到,現在大部分市民在購物時都開始使用購物環保袋,塑料袋的用量較過去減少了很多。不過,用保鮮袋的市民大大增加了。記者在超市發現,提供保鮮袋的區域包括散裝零食區、水果區跟肉類蔬菜區,其中保鮮袋使用量最大的是水果區跟肉類蔬菜區。部分市民在購買水果時,都會用保鮮袋把不同種類的水果分開包裝,有的甚至是一個保鮮袋只裝一兩個水果;在肉類蔬菜區,有的市民是用兩個保鮮袋來包裝一樣商品。服務員表示,這種情況在“限塑令”實施以前就存在,市民用多個保鮮袋來包裝肉類是怕弄臟自己,超市方面也不好限制。記者還了解到,為了迎合市民,部分超市還出現了特別的保鮮袋,這種袋子比一般的保鮮袋多了對“耳朵”,成了一種變相的“塑料袋”。
據記者了解,大部分市民都反對超市提供上述的變相“塑料袋”。對于用一個保鮮袋裝少量商品的情況,部分消費者表示大部分超市只提供一種規格的保鮮袋,不同價格的商品又不能放在一起稱量,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方便計算價錢。對此,有關專家建議,市民在購物時自備密實袋,密實袋在使用過后只要洗干凈就可循環使用,這樣即可減少保鮮袋的使用,支持環保,又可以避免食物間細菌交叉感染,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