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國大約有70多萬頭轉杯紡紗機在運轉生產。在這些紡
紗機中絕大多數屬第二代機型,即紗條斷頭以后仍需要人工進
行接頭,由于人工接頭還存在著一些人為的或機械的問題,會
對紗條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如何提高轉杯紡紗的接頭
質量,減小因接頭質量不好對成紗質量造成的影響,是眾多廠
家關心及著手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此將我廠的實踐體會作一介
紹,供同行參考。
1轉杯紡紗接頭的特點 轉杯紡紗屬于自由端紡紗,由于紡杯內
的纖維是呈自由狀態環形分布在凝棉槽中,在接頭的瞬間紗頭
被負壓氣流吸人紡杯后由于離心力的作用即被甩人凝棉槽與纖
維環進行搭接,由于捻回的作用,原紗頭上被包覆一層纖維。
因為接頭處只是在原紗上包覆一層纖維,既沒有解捻過程又沒
有纖維重新組合的過程,所以接頭處要比原紗條粗一些,約為
原紗直徑的1.5倍-2.5倍。另一方面,由于紗條的接頭處較粗
,其離心力較大,并且與紡杯凝棉槽的摩擦阻力也較大,所以
,接頭處的捻回因傳遞困難往往是中間較少而形成弱捻區,接
頭的前端因捻回的積聚而產生強捻區。無論是弱捻區或是強捻
區都會對紗條的強力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情況接頭處強力是原
紗條強力的50%~80%)。由于接頭存在著以上的質量問題,因
而用轉杯紗織造高檔織物時往往還需要在帶有電子清紗器和空
氣捻接器的絡筒機上再進行一次絡筒,以清除紗條上的粗節和
其他紗疵。 2轉杯紡紗條接頭質量的評定 轉杯紗良好的接頭
形式見圖1噸,其接頭長度在15 mm-22 mm,粗度約是原紗直徑
的1.5倍~1.8倍,其強力約是原紗條的80%左右,接頭處應
緊密光潔,兩端應平滑過渡。但由于種種原因在接頭處會產生
以下幾種典型的不良接頭情況,接頭處為棗核狀、蚯蚓狀和毛
蟲狀。這些不良接頭必將影響絡筒工序的效率或織物的質量。
3影響接頭質量的因素及解決措施 轉杯紡接頭質量的好壞主
要與紡紗器的電子控制線路、底座的機械工作狀態、值車工的
操作水平三大因素有關。現僅對三大因素作簡要分析。 3.1紡
紗器的電子控制線路 紡紗器是轉杯紡紗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是由上半部分的電氣罩殼(探針、線路板等)和下半部分紡
紗器底座(機械)兩大部分組合而成的。上半部分的電氣控制著
下半部分的機械,二者的工作狀態和工作質量不僅對紡紗的質
量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對接頭質量也要產生影響。 3.1.
1 用控制給棉時間來提高接頭質量 紡紗器罩殼上面的
探針,控制著罩殼腔內的干簧開關,干簧開關又控制著給棉電
磁離合器,只有當探針上永久磁鐵的磁場對干簧開關發生作用
時才產生給棉作用。也就是說在接頭過程中給棉時間的早晚完
全是由探針所決定的。那么,探針在什么位置開始給棉才是最
佳的位置呢?在一般情況下探針的右側移到離引紗管中心2 mm~
2.5 mm開始給棉最為理想。因為在這時給棉,接頭紗的紗頭從
引紗管的中部被負壓氣流吸人紡杯的同時,凝棉槽內也剛好形
成一層薄的纖維環,此時紗頭與纖維環進行搭接既能順利地接
上頭又不會產生粗節,所以接頭質量比較好。若是提前給棉由
于紡杯凝棉槽內會形成一個較粗的纖維環,接頭處必然產生一
個大粗節。若滯后給棉,當紗頭到達凝棉槽時,凝棉槽內的纖
維環尚未形成,因而接不上頭。 若給棉時間不符合上述要求
可調整干簧開關的左右位置(即集成線路板的位置)來達到。另
一方面還要注意干簧開關本身的質量,其動作是否靈敏,否則
也難達到上述要求。 3.1.2調整紡紗器電器線路電壓 按要
求控制給棉電磁離合器電器線路的電壓應為24 V,但由于線路
電壓損耗,一般也不應低于22.5 V。否則由于電壓不足而影響
了給棉電磁離合器內傳遞力矩,使給棉羅拉產生打滑現象,影
響了給棉效果,造成接頭困難,即使是能接上頭其質量也不理
想。 3.2機械原因 要保證接頭質量,機械方面應注意以下問
題:保證紡杯內必需的負壓,給棉羅拉轉動靈活及阻捻頭弧面
光潔等。 3.2.1 紡紗器的密封性 紡紗器的
密封性如果不好,必然會影響紡杯內的負壓。若紡杯內的負壓
不足一方面會造成凝棉槽內的纖維環松散抱合不緊,另一方面
由于負壓低,降低了吸引紗頭的速度。在以上兩種因素的影響
下若按正常的接頭方法就很難接上頭。值車工為了能接上頭必
須把插入引紗管的紗頭放長,即距離紡杯近些,在這種情況下
接頭處則會形成一個又長又粗又毛如同蚯蚓的大紗疵。造成紡
杯內的負壓不足有以下原因: (1)輸棉通道上的橡膠密封圈有
破損或脫落。 (2)紡紗器的鎖距太大,按要求紡紗器鎖緊凸頭
螺釘的背面到機身橫梁之間的距離應為24.5 mm±0.5 mm,
也就是當合攏紡紗器以后,推拉紡紗器時感覺有很小的活動量
。如果距離太大則會影響紡杯的密封效果。 (3)橡膠密封圈與
密封鋁蓋配合不符合要求產生漏氣現象。原因是兩者的配合尺
寸或配合角度有問題。 3.2.2保證給棉羅拉轉動靈活 (1)給
棉羅拉軸下端的給棉斜齒輪與電磁離合器的隔磁銅片之間有油
污,當需要給棉的瞬間產生打滑現象,所以應注意及時清除。
(2)給棉羅拉下面不得嵌入短絨和灰塵,否則因給棉羅拉轉動不
靈活也會造成滯后給棉,從而影響接頭質量。 3.2.3保證阻
捻頭弧面光潔 阻捻頭的弧面被磨毛出現溝槽,這樣會影響捻
回的形成與傳遞,一方面造成接頭困難,同時也影響接頭質量
,所以應保證其弧面光潔。 3.3操作因素 在人工接頭的過程
中,控制插入引紗管紗頭的長度、左右手協調地配合、清理紡
杯內灰塵及雜質等是提高接頭質量的條件和保證。目前在手工
接頭中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接頭桿接頭法,這種方法僅
限有接頭桿的機型。另一種方法就是在任何機械型上都適用的
“釣魚”接頭法。無論采用哪種接頭方法都要注意以下三個問
題。 (1)接頭時紗頭插入引紗管的長度。按要求在接
頭時紗頭插人引紗管長度應在斷頭指示紅燈的高度范圍,在這
種情況下紗頭被負壓氣流吸到紡杯凝棉槽,也正是探針開始給
棉由引紗管左側2.5 mm移到引紗管中部的時間。這時紡杯凝棉
槽內剛好形成一層薄纖維環,紗頭與它進行搭接加捻不但容易
接上頭且可獲得良好的接頭質量。 (2)接頭時左右手的相互配
合,既要同步還要協調。尤其是采用“釣魚法”接頭時,當右
手把紗頭送人引紗管松手以后的瞬間左手握持的紗架一定要同
步落下,這樣就能獲得較好的接頭質量。 (3)在接頭時一定要
把紡杯內殘留的纖維及凝棉槽中的雜質灰塵清理干凈,否則很
難獲得良好的接頭質量。 4結語 轉杯紡接頭質量的好壞是與
紡紗器電器線路、機械及操作三大因素有關。目前往往有種誤
解,認為接頭質量不好是值車工的責任。作為一個有經驗的值
車工,可以說其接頭的動作已基本模式化,其接頭質量就不應
該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在日常生產或是測定過程中其接頭質
量往往存在著很大差異,其原因就是除操作因素外,還與紡紗
器的工作狀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