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平鐘表產業集聚基地
據悉,2005年,隨著粵贛高速公路的全線貫通,沖破了長期制約和平縣發展的交通“瓶頸”。該縣順應繼續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大好形勢,迅速調整思路,轉變觀念,搶抓機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打造福和產業轉移工業園。建園初始,在認真吃透“雙轉移”政策、遵循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該縣敏銳地意識到,轉移園必須有一個切合山區實際、具備良好發展前景的主導產業,才能使和平的工業發展具有特色,富有生命力和競爭力。在充分認清和平現狀、比對了眾多行業后,該縣最終選定了鐘表制造業作為和平將來發展的主導產業。經過與深港鐘表業聯合商會多次接洽,該縣成功引進鐘表企業41家,為打造和平鐘表產業集聚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八措并舉”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詹宇揚、王再華指出,為了避免引進鐘表企業“簡單扎堆”,該縣著力在延長產業鏈條,完善產業配套上下工夫,通過“八措并舉”,全力推動鐘表產業集群科學發展。一是爭取廣東省鐘表檢驗檢測中心落戶福和產業轉移園。目前該縣已完成檢驗檢測中心的規劃、設計,年底可投入使用。二是配套鐘表電鍍車間。鐘表電鍍是鐘表產業發展所需的核心配套,該縣在轉移園內專門劃出一塊土地,用于建設電鍍車間。為確保電鍍達到污染“零排放”,該縣還配套建設污水處理中心,專門用于處理電鍍廢水。三是配套物流運輸中心,為鐘表企業的原材料和產品配送提供物流平臺。四是配套完善水電設施。積極實施黃峰斗引水工程。該工程可在近期完工,工程完工后,縣城凈化水廠日供水量可達到3萬噸,可徹底解決鐘表電鍍企業用水問題。專門配備裝機容量4萬KV的變電站,確保鐘表企業用電需求。五是成立和平鐘表學校。該縣將與中國輕工業鐘表研究所長期合作,專門培訓鐘表技術工人,為鐘表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目前已培訓1000多名技術工人。六是成立和平鐘表業聯合商會,為加強企業橫向聯系,促進鐘表產業集群發展提供組織保證。七是成立鐘表研發中心。該中心已經是市級研發中心,現正在申報省級研發中心,可以不斷研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鐘表產品,提高鐘表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集群整體技術水平,增強鐘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八是創立新品牌,根據汪洋書記視察和平時的指示,對和平(peace)商標正在申請,鼓勵企業申報自主品牌,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和引進10個品牌的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