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優勢“廣貨”———小家電出口正處于汰弱留強的行業重新洗牌階段。記者從廣東檢驗檢疫局獲悉,去年經該局檢驗完成出口的小家電327306批,貨值89.85億美元,出口批次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14.4%和23.6%,海外市場進一步向有競爭力的企業集中,大型企業抵御出口風險的能力明顯比小企業強。
去年廣東小家電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是成功克服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增值、RoSH環保指令實施等不利因素后取得的,成果殊為不易。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廣東小家電出口貨值增幅遠超過批次的增幅,原因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和國外環保要求提高以及區域產業轉移和產品結構升級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明顯提高,部分企業被迫提高產品價格。
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美元結算對出口小家電賬面貨值影響不小。同時,由于歐盟是廣東小家電主要輸往地,RoHS指令的實施,環保材料的大規模應用也相應導致了貨值的增加。
在諸多不利環境面前,目前廣東小家電生產和出口顯示出越來越明顯的汰弱留強態勢。據了解,去年廣東小家電主要生產基地順德、中山、東莞的龍頭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出口批次、金額占廣東的74.6%、74.8%,其中順德一地的出口金額就占廣東省1/3強。同時,大型企業的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以順德為例,美的、格蘭仕、新寶三家企業出口總批次、金額分別占順德出口總量的57%和64.2%,反映出大型企業在面對原材料上漲等市場變化時,抵御風險能力明顯優于中小企業。
廣東檢驗檢疫分析人士指出,廣東傳統強勢產品如微波爐、電風扇、電水壺(咖啡壺)、電飯鍋、電烤箱等仍然在小家電出口中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受庫存短缺的影響,2007年電風扇出口增幅很大。一些有一定技術含量、反映市場新興需求的產品如健身器材、按摩浴缸等產品雖有一定的增長幅度,但仍未形成規模。出口產品的單一陳舊化,仍然是困擾廣東家電業的瓶頸。
業內人士反映,由于不能承受各方面增加的成本如工人工資、材料價格、人民幣升值等壓力,一些中小企業迫于生存壓力,在生產價格較低的訂單時,采取減少材料的方式來降低成本,使得產品的各類安全項目難以達到標準要求,產品可靠性降低。據廣東檢驗檢疫局統計,去年廣東出口的小家電質量總體穩定,一次檢驗合格率達99.84%,但是不合格批次的絕對值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