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家電行業普遍不景氣,但前不久結束的第八屆中國順德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給人的感覺就像冬天里點著的一小把火。說是一小把火,是因為本屆博覽會上大的家電品牌并不多,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亦身影寥落,而電磁爐、加濕器、豆漿機、電水壺等這些小家電卻十分搶眼,廠商們大張旗鼓地宣傳造勢,把展會搞得像一個大廟會。業內人士評價說,就人氣來看,在一年的家電展中,這屆順德家電展是最旺的。
像廟會一樣熱鬧,自然免不了也會像廟會一樣土氣。這個土氣,首先表現在參展商多為廣東當地企業及其代理商,展會上滿耳粵語方言,讓人感覺鄉土特色有余,而“家電之都”的大氣不足,似乎難撐展會標稱的“中國”和“國際”等字眼兒的重量。據統計,在469家參展商中,廣東省境內的企業超過了80%,其中僅佛山(順德為該市的一個專區)和中山兩地的企業就占到了全部參展企業的一半以上。浙江有十幾家企業參展,這還算是比較多的了,其他省市及海外參展商更是少得可憐,甚至是“一身渾不見,千眼莫能尋”。
本屆展會大的家電品牌和大家電產品很少,絕大部分為二、三線品牌和讓人眼花繚亂的小家電產品,而這些小家電雖然數量眾多但品種很少,幾乎清一色是電磁爐、電壓力鍋和吸油煙機這三種產品。和種類少相比,同質化現象更嚴重,不僅功能、材質、結構如出一轍,就連外觀設計甚至顏色都完全雷同。比如電磁爐,清一色全是黑晶面板上印花紋,要不是產品上的品牌名稱,人們很容易把它們當成同一廠家的產品。同質化、亂抄襲、無個性、少創新、傍名牌,這些表現無論如何稱不上大家風范,這種小家子氣,說到底還是一種土氣。
不怕表現土,就怕土得入了骨。展會期間主辦方籌備了10個研討會,分別就小家電能效標準、家電出口、家電新商機、產品性能測試、歐盟RoHS(《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最新更新等幾個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非常重要和有針對性的議題進行研究,這對于小家電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和進步的機會,但實際參加研討會的企業寥寥無幾,他們大多數似乎根本就對政策、標準、國際形勢的主動把握沒有太多的興趣。這暴露出參展企業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戰略意識不夠強。
我們知道,近些年我國小家電行業在一輪又一輪的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但與這種快速成長相伴的是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這些問題,都在本屆順德家電展上呈現出來。如果還使用土氣這個詞,那么我國小家電行業之“土”,就是企業拘于區域限制,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產品趨于同質化,市場競爭不規范,模仿抄襲嚴重。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小家電行業健康發展的巨大障礙。
如何讓小家電企業蛻盡這層“土”,培養大眼光、大氣魄,實現大發展,就成了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