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生產主體并存
市場格局待定盡管因原材料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今年小家電的利潤空間有所縮小,但相比大家電行業,國內小家電銷售毛利率仍然相對較高。業內人士亦認為小家電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增長趨勢明顯,預計小家電行業在未來五年行業銷售收入增速將達到20%以上。龐大的市場潛力和相對豐厚的利潤已經越來越多地將各種資本向小家電行業快速聚集。
目前,小家電市場已基本形成以美的、格蘭仕為代表的綜合家電巨頭擴張小家電市場、以富士寶為代表多年耕耘小家電市場的專業制造商鞏固和強化市場、以松下、A.O史密斯、西門子為代表的外資品牌蠶食和滲透市場,三大主力生產主體的割據局面。生產主體多元化和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共同造就小家電市場的快速完善和發展,并為這個市場的競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受出口壓力影響,眾多小家電企業紛紛調整銷售策略,不再把主營業務方向放在出口上,而是降低出口比例轉攻內銷市場,實行內銷與出口并重的銷售策略。外貿主導型強勢品牌的回流無疑加重了小家電市場格局的不確定性。
標準出臺提升門檻
洗牌正在進行中
面對日益壯大的市場、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小家電市場的規范是必然的趨勢。據了解,目前國內的小家電產品企業多達三五百家,但真正形成規模,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則不足三四十家。國內小家電制造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技術薄弱、營銷網絡不健全、資金不足等問題,成為制約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被業內稱為“螺絲刀工廠”的雜牌軍團長期存在于小家電市場,并使得這個市場一度魚龍混雜。由于小家電比大家電的利潤相對豐厚且進入門檻較低,許多無資金儲備、無質量保障、無售后服務的小企業有利就做,不管產品質量。而一些傳統大家電品牌進入小家電領域多進行OEM貼牌生產,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都難以保證。
針對此情況,國家相關標準的出臺及制度的完善或將為小家電市場的良性發展保駕護航。2006年3月1日,中國飲水機行業第一份能效標準——《飲水機節能產品認證技術要求》正式實施,2007年7月1日,《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能效限定等級》GB20665正式實施,今年6月1日,燃氣熱水器能效標準實施,《家用電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9月1日起實施。
此外,電風扇、電飯鍋兩項能效標準預計明年初實施,新規出臺后將直接淘汰一批市場上不合格的產品。而微波爐能效標準目前正在形成征求意見稿過程中,年底之前將完成報批。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微波爐、電風扇、電飯鍋這三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能效標準的制定將有助于產業的洗牌,將成為電風扇和電飯鍋行業的準入門檻,同時還將進一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強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