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實招
今年初,寧波西摩電器有限公司與外商談判后,宣布產品提價25%。當然,那段時間因為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等因素,余姚、慈溪一帶的同行為了消化成本,都在與外商周旋,艱難地討價還價,他們最后達到的提價幅度在15%左右。
相比之下,西摩高達四分之一的提價讓人羨慕不已。而在總經理謝志堅看來,這種談判的結果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們把成本全部攤開了談,關鍵是有質量保障,在談判中就處于比較有利的位置?!?/P>
所謂的“透明式談判”,就是西摩主動把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企業運營成本等“商業秘密”,一項項列給外商看,并承諾保證產品品質,這種坦誠的態度使外商最終接受了西摩漲價的要求。
事實上,近年來,西摩產品價格都比同行高出大概8%,按謝志堅的話來說,“西摩從來不打價格戰”。但是“賣得比較貴”的西摩產品反而越來越受到外商青睞。
西摩有一個美國的客戶,雙方一直保持了比較穩定的供貨關系。但是去年這種關系發生了變化,外地一家小家電企業通過低價競爭,把西摩的訂單搶了過去。不過這些低價產品很快被發現存在質量問題被“召回”。吃一塹長一智,今年初,那家美國客戶又找到了西摩,并且欣然接受了西摩產品提價25%的現實。
西摩更堅定了“質量是企業生命線”的信念。多年來,西摩不與同類企業搞低價惡性競爭,不降低產品質量,連續兩年被美國消費者協會評為“最佳推薦產品”,這些成了西摩開拓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今年是西摩的“調整年”,面對各種困難,企業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整合生產資源、降低管理成本、加大研發力度、開拓國內市場等。“下半年我們將進入生產旺季,七、八月份的勢頭很不錯,預計全年出口比去年增長20%。”謝志堅滿懷信心地說。
專家點評
今年以來,小家電生產企業可謂是“內憂外患”不斷,除了減少出口比例、改變結算方式、加大自主創新等招數外,合理提價確實是一個最直接的應對措施。但是“功夫在詩外”,價格話語權的形成畢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得到客戶的理解,被客戶接受,靠的是企業平時的“內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