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塑料袋投入使用以來,為人類生活帶來不少方便,卻令地球背上沉重環保包袱。
隨著“白色污染”狀況惡化,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采取措施限制塑料袋使用,全球各界開始向塑料袋說“不”。
時尚宣言
在全球告別塑料袋的努力中,不得不提英國著名設計師阿尼婭·希德瑪芝,她設計的一款售價15美元、限量發行的棉布購物袋風靡全球,成為限塑的時尚宣言。
這款希德瑪芝布袋與普通單肩購物袋區別不大,尺寸偏大、能夠重復使用,袋子一側印有“我不是塑料袋”的醒目字樣,被戲稱為“買菜袋”。
去年夏天開始,希德瑪芝“買菜袋”在全球幾大城市分期發售,每到一處熱銷不已。
這款購物袋在東京發售時,銀座一家商場決定以抽簽方式決定500只希德瑪芝購物袋的買主,在兩天內吸引了1.5萬名消費者參加抽簽。
美國和日本一些網站甚至開始競拍,這款“買菜袋”價格飆升10倍以上,最高售價甚至達到300美元。
意大利品牌貝納通在日本銷售的彩色環保購物袋也頗受歡迎。這款購物袋在日本售價500日元(約4美元),由輕薄的聚酯纖維材料制成,折疊后可放在手掌中,便于攜帶,共有10種顏色可以挑選。
自去年7月上市以來,貝納通這款購物袋在日本已銷售上百萬只。一些新婚夫婦大量購買這種袋子,作為回贈參加婚禮親友的禮物。
對于環保購物袋引起的熱潮,希德瑪芝認為,如果無法用道德倫理打動公眾,那就用時尚動員眾人投身環保。
“只有通過限量發行造成稀缺才能引起關注,”她說:“我討厭令環保成為潮流的點子,但只有讓它酷起來,才能令人們養成習慣?!?
企業責任
不少大企業也加入限塑行列,致力環保同時提升企業形象、彰顯社會責任感。
在美國,天然食品連鎖公司自去年7月開始在紐約超市推出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該公司得到授權發售希德瑪芝的環保購物袋,以15美元的價格在紐約15家連鎖超市內銷售,限定每個顧客最多只能購買3個,先來先得。
目前,紐約的幾家大型連鎖超市仍然向消費者提供免費塑料袋,但同時推出獎勵機制,鼓勵消費者使用環保購物袋。每減少使用一個店家提供的免費塑料袋,消費者能享受10美分折扣。此外,這些大超市開始推出設計新穎的各色環保購物袋,售價在1美元左右。
在日本,便利店連鎖巨頭Seven&I控股集團今年開始在旗下連鎖超市和便利店銷售環保購物袋。
Seven&I集團經營著7-11連鎖便利店和伊藤洋華堂連鎖商場,旗下有近350家超市以及東京和長野縣約1000家7-11便利店,如今店內全都銷售環保購物袋。Seven&I集團計劃,在今年夏天把活動擴展到全國1.2萬家7-11便利店。
法律保障
光依靠企業和消費者的自發行為,不足以有效治理因濫用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不少國家紛紛出臺法律,加強限塑力度。
德國沒有禁用塑料袋,但嚴格控制塑料袋消費。德國商場不提供免費塑料袋,消費者可自行選擇使用塑料袋還是帆布或棉布購物袋。塑料袋根據大小來收費,從0.05歐元到0.5歐元不等;帆布袋或棉布袋售價不到1歐元。此外,所有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的商店都要繳納回收費。
德國在1991年公布《包裝條例》,要求生產和經營者承擔義務,回收與再利用包裝材料。到1996年,德國專門立法,要求制造企業對產品用完后的廢物負責回收、再生利用和處理,相關費用可加在售價中轉嫁給用戶,使得生產者、銷售者與消費者均承擔環保義務。
德國消費者對塑料袋消費也持節制態度。在德國街頭,常可見到拎著布袋的行人。德國人去超市購物一般自備布口袋,如果用塑料袋則重復使用。德國舉辦的展會等活動中,最常見的紀念品就是各種帶圖案和文字的布袋。
據統計,德國每年生產約40億個塑料袋,每人每年平均使用約50個塑料袋。
日本是世界塑料袋消費大國之一,每年消費大約300億個塑料袋,即每個成年人每年消費大約300個塑料袋。
日本《容器包裝循環利用法》在去年4月修訂生效。這部法律規定,一年內使用容器包裝材料超過50噸的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店鋪,有義務自主制定削減購物袋和包裝紙的目標。相關部門會定期檢查其包裝材料的使用情況,如發現措施不力,將公布其名字;仍不改進的,環境大臣有權命令其按上報的削減計劃執行,必要時還可處以50萬日元(4000美元)以下的罰款。
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07年3月通過了禁止超市、藥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成為第一個禁塑的美國城市。法案規定,當地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生物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
孟加拉法律規定,進口或銷售塑料袋的人可被判最高10年刑,發放塑料袋者則可被處以6個月的監禁。有些商人曾被罰款,最多的被罰了2000美元。
南非在2003年5月出臺法律,禁止生產和進口厚度低于80微米的塑料袋(后放寬到低于30微米),違反者可被處以最多10萬蘭特(約合1.3萬美元)罰款,并有可能坐牢。規定推行一年多后,南非全國塑料袋的使用量比原來下降了60%。
技術創新
減少塑料袋消費的同時,一些國家通過改進技術治理“白色污染”,努力縮短塑料袋降解所需年限。
德國環保部新聞官哈克貝克去年11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德國現在和以后都不會考慮禁用塑料袋,因為德國所用是環保型塑料袋。
哈可貝克說,德國目前使用的塑料袋主要是聚乙烯塑料袋,這種塑料袋不含有軟化劑和重金屬固化劑,因此不僅生產過程環保,而且在焚燒處理時只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德國有著嚴格的垃圾分類系統和完善的物質循環再生體系,塑料袋回收和再利用比例近100%,塑料袋和其他包裝垃圾已成為德國循環經濟的組成部分。
在非洲,不少國家對塑料袋的厚度有著嚴格規定。自去年7月開始,烏干達政府禁止生產和進口厚度在3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對其他厚度的塑料袋征收重稅,同時提倡其居民使用當地包裹物品的傳統材料——香蕉葉。
為治理“白色污染”,全球各地紛紛出招限塑。各種限塑之舉能否有效,關鍵在于人們能否從此養成良好習慣,舉手之勞做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