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或許并沒有傳說的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金融危機當中孕育的其它危機。比如日前在國際市場中頻繁出現的國際貿易保護現象,讓平時各國高聲呼吁的“國際貿易自由化”和公平原則變成真正的空談,使之成為一種念想。
可以說,在這次金融危機暴發前期,國際貿易環境相對穩定,雖然中國近年來不斷遭遇各國反傾銷政策和貿易壁壘壓力,但整體來看還是享有了相對的貿易自由和公平。日前,隨著美國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用的原材料必須使用美國本土產品的規定出臺以及歐美眾多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等)調高進口產品關稅,然后一系列的貿易保護風暴席卷整個國際市場,平時本就對進口產品嚴重反感的印度也對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的鋼材、瓷磚等更是加大了反傾銷力度。等等這些現象,也引起各國媒體、國際經濟專家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高度關注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卻對外界稱,中國將加快組建國際采購團赴歐洲進行采購談判和相關采購活動。這一舉動得到了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等國際巨頭的好評,尤其是國際經濟界巨頭,他們對中國之于世界的貿易態度表示高度贊同。
問題是中國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以具體措施成為真正的現實。這對于中國這個出口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35%的制造大國來說,今年的金融危機可怕是小,正在加快生成的各類貿易壁壘是大,它究竟將發展到什么地步,我們仍不明朗。這無疑又為今年的出口貿易增加了不可控的風險系數。
作為國際市場司空見慣的貿易保護,這次因為金融危機而愈演愈烈。但是陶瓷行業中也有個別企業因為金融危機而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來。
其一,今年正月開工上班,就聽到業界傳說佛山某陶瓷企業以各種理由甚至無理由大面積克扣員工獎金和應付提成款,且數額令人咋舌。其中有不少員工在春節時發信息和打電話給老板,不是拜年送祝福,而是討公道發牢騷。
這則消息并非無中生有,它是有具體的人物、事實存在的。我不知道行業中還有沒有類似的現象,但我知道,這樣的企業已經失去了它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誠信。或許,在金融危機爆發甚至深化的關鍵時期,企業酌情減少獎金的發放情有可原,但是對員工辛辛苦苦付出了一年所應得的銷售提成“下狠手”,著實有違游戲規則甚至道德仁義。要知道,誠信的缺失同樣可以制造危機——管理與合作危機。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這樣的危機甚至比外界的金融危機更為可怕。
其二,一些到江西高安、湖南等地投資的企業,由于金融危機對一二級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他們推出的品牌似乎全都一窩蜂扎堆與三四級市場相互較上了勁,但仔細看其品牌內涵與規劃,又與農村市場及不相符,一些品牌首先根本就沒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準確的價格定位,就被金融危機搞得神情緊張,然后盲目、一味扎堆農村市場。其實,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冷靜,我們首先應該要搞清楚農村需要什么樣的瓷磚(花色、規格等),需要什么樣的價格,需要什么樣的品牌(老百姓的心理需求),然后再有部署、客觀、細致地融入農村市場,而不是因為金融危機的壓力,因為各界輿論鼓吹農村市場大,因為別人那樣做,然后自己也那樣做。
正視金融危機,巧妙化解和減少危機來對自身的傷害,需要冷靜的想,而不是浮躁和嘩眾取寵甚至東施效顰。否則,當企業自身出現危機的時候,將會更艱難。記住,千萬不要像某陶瓷企業那樣因金融危機而過分克扣員工的應得回報,也不要在佛山或媒體等處制造一個高檔、完美的品牌,私底下又跑到農村去“搶錢搶地盤”,要搞,就明目張膽的搞,就大膽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定位為農村產品的品牌,而不是受形勢(金融危機)所迫淪落到農村市場的貴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