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二三十年高速發展已具世界影響力的佛山建筑衛生陶瓷業和裝備業,這一兩年面臨很多困境和變化,光是企業數量就從三百幾十家減少至三五十家。然而為了生存,他們用三種辦法來應付。留下來的,加大投入爭取達標,提升自己;不能留下來的大多數便在外地尋求新的基地,即便留下來的部分企業也在外地開拓,搞雙保險。佛山產區的這種做法和華東產區的幾家大企業的舉動,釀成了中國傳統陶瓷業的大變遷,幾乎中國的三十幾個省市區都有陶瓷業了。中國陶瓷業在總體上不但沒有多少削弱和減少,反而促進了這個產業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進步。
佛山市的經濟發展規劃還準備將陶瓷業作為要打造三個世界級產業中的一個,建成世界級的陶瓷之都,和居于世界先進行列的陶瓷裝備制造業,也沒有敢將陶瓷一棒子打死。
據近日報道,有兩件事特別值得關注。一是廣東的50家裝備制造骨干企業中,就有兩項是陶瓷的,科達機電和恒力泰企業;二是08年佛山市稅收情況,陶瓷類中科勒企業超億元,歐神諾、科達、力泰等4家超5000萬元,廣東蒙娜麗莎等3家超3000萬元,陶瓷企業合總超6億元。這表明,一個傳統產業在生存欲望的驅使下,還真的活了下來,還對社會作出不小的貢獻,還不能被忽視而受到尊重。
一個古老的世界性陶瓷產業將生存作為動力獲得生存并對社會作出貢獻,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大轉折,也給今后的中國陶瓷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