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概要 大連男孩趙明考上沈陽一所大學。在學校里,不讓晚上熄燈之后拿手電看書,趙明的手電被管宿舍的人收去,半年之內,他被收走了19個手電。其他同學也遭遇沒收手電,但說幾句好話,手電又會取回。不肯退讓的他選擇了退學。
19個手電筒,照出了什么?照出學生的偏執,也照出學校管理上的漏洞。即使被拿走了19個手電筒,學生也可以照樣上學。已經沒收了19個手電筒,學校管理者難道不該停下來,想一想為什么或者下一步要不要還沒收?;ハ嗟亩窔猓瑳]有贏家。希望這場“手電筒博弈”,照出更多的反思。
集體生活多些換位思考
季建民
學校制定這項規定,并且大多數人都能夠遵守,就說明這樣的規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一個人只知道有己,而不知道有人,很可能把有些針對全體學生做出的規定,看成只是針對他自己一個人作出的規定。一個人在集體環境里生活,更要學會換位思考。只考慮方便自己,而不考慮影響別人是一種不道德的思維方式。如果趙明能夠換位思考,知道學校做出這樣的規定也是出于對大多數學生負責,就不會用這種對抗方式與學校決裂。
退學的決定是偏激的
榮玉平
用退學的方式來對抗學校的管理,這樣的做法不值得支持和鼓勵,更不值得同情。學校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而個人的利益也必須要服從集體和大多數人的利益,絕不可以因為某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學校的管理存在問題,我們可以進行有效申訴和反映問題,進而找到一個合理解決的辦法。退一步講,即使得不到解決,就要寬容和理解,修正一下自己的做法,遵守校規校紀。退學沒理由,只能證明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偏激的。
允許套近乎的管理不是好管理
張翔森
這哥們沒有像其他學生一樣為了拿回手電跟宿舍管理員套近乎,這一點我欣賞,“跟宿舍管理員套近乎”總覺得是不拿規則當回事。所以,這哥們可以說很講原則。不過,話又說回來,退學——真的有點兒過了。我倒是有個設想——學校沒收的手電是不是該在一個月之內歸還給學生呢?那么,這哥們買30個手電不就夠用了嘛,再做個標記,1號至30號,這個月1號被沒收的手電在下個月1號不就歸還給你了嘛。你還差11個手電就不用退學啦,可你沒堅持住呀!
宿舍管理應一視同仁
郝翠英
學校按時熄燈是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休息好,趙明用手電看書的行為雖然不值得推崇,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他看的書籍是學習方面的,又在不影響他人休息的情況下,宿舍管理員應該好言相勸,為什么別的同學被沒收手電還可以取回,而趙明的手電根本沒法取回,這就說明宿舍管理員的做法欠妥,并且對趙明存在一定的偏見而且不夠人性化。學校宿舍管理員遇到這樣的事情理應一視同仁,用人性化的手段和做法來對待用手電看書者。
學生需反思,學校更需反思
greatpoe
校規是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是保護一個人,而是從全局進行考量。同時,學校在管理中也必須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不能超越。因此,學校的宿舍管理員沒有任何權力來沒收學生的手電。對于目前學校的管理措施和方案,大都基于上個世紀的管理模式和條件,在面對新時代的學生時,缺乏應變,缺少變化,也正因為此,才會導致趙明的退學。鑒于此,高校在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時,應當與時代同步,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所在,有的放矢地加以解決,而不是使用簡單粗暴的高壓方式。因此,對于類似的事件,學生需要反思,學校更加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