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愛包,這是恒古不變的共識。 有人說:包之于女人,好比是綠葉之于紅花;沒有了綠葉,花便減少了些許艷紅。沒有了包,女人便降低了若干風韻。秀發飄逸的背影下一個小巧玲瓏的皮包甩前甩后,活似一個可愛的精靈,乍過還讓人眼花繚亂,不要看清臉蛋就一個多彩的包包與胴體的摩擦已有“芳樹醉游人”之感。
女人愛包,沒有年齡的限制 。“時光容易過,歲月不饒人”,五六十歲的老太太腋下夾著一個大包,或紅、或綠、有的鼓鼓的,有的干癟著,不知這是趕潮還是鍛煉,“不信青春喚不回”這是“晚鐘過竹靜”,還是“醉客出花遲”。合體的不合體的,小小年級十六七歲正是出水芙蓉,屁顛屁顛從眼前奔過,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那長長的帶子下挽著的小包包,一直深入胯下,不由讓人想起農村一歲的騾駒子奔在羊群里,生氣的人們栓在它腿下的“擋棒”之感。有時還在扣子處栓上一個小木偶,是炫耀還是風流,真是“天生麗質難自棄”。 最算成熟的是中年婦女,她們并不含羞,也不風韻,但從來不放下包包,只是將大包變成小包,手機零花錢融為一體套在腕上,既不笨拙似乎也看不出不瀟灑,也許是人進中年的緣故吧!
女人愛包,就像男人愛美女一樣:嬌俏可愛的,嫵媚性感的,青春活力的,成熟優雅的。。。。。喜歡的入眼的總是太多。
女人對待包的態度,與男人對待女人的態度常常有異曲同工之嫌――“吃著鍋里的,看著碗里的”。包不同與衣服,穿過幾次就不想再穿。包是有收藏價值的,幾年前買的包現在照樣可以拿出來用。所以女人不會嫌棄已有的包,只想擁有更多的包(就像男人不會嫌棄自己的老婆,卻也想占有更多的女人)。
女人對包的選擇,很多時候是沒有選擇。休閑的,優雅的,運動的,淑女的,現代的,民族的,奢華的,古樸的…..從什么都可以塞的超大包包,到什么都放不進去的手袋…好像什么款式都對自己的胃口,什么風格都想擁有。
也許是因為女人的包盛滿了女人的秘密,于是,女人和包形影不離。包也常常出賣一個女人的性格:雙肩背包是中學生的最愛,因為單純,因為年輕,所以無懼,簡單就是最好。時尚流行包,因為個性,因為獨特,一直是女人追捧的對象,彰顯著女人的氣質,滿足了女人愛美的心,她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心情攜帶著不同的包包,帶給你不同的視覺沖擊。偶爾在跳蚤市場買的那種粗粗糙糙的大袋子,因為大,因為沒有隔層,所以方便地往肩上一背,什么都往里面塞,并且包容的脾氣和怪怪的外表,也從不改變。從春夏用到秋冬,也許就洗過那么幾次。用這種包的人,散漫而個性,自由是她心中永遠的夢想。而小包包就不一樣,包包越小,對顏色和款式的要求也就越高――不僅僅是包本身,也包括拿包的你。
……
女人和包,是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一場沒有終點的戀愛。包包裝點了女人,女人裝點了風景,美了你我的眼睛。包包是女人世界的一部分,生活中因為有包包才讓女人爭相媲美,讓世界變的豐富多彩。生活中因為有包包才讓女人有了魅力,就象天空中有了彩虹一樣。世界上因為有女人才讓包包如此親睞,正如大海有它的深邃讓人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