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么說有點夸張:用“展覽”這個詞來界定這場“流動的藝術”(Mobile Art)簡直不成敬意,因為,它分明是一場經過縝密構思的藝術電影,而這其中,最為艷光四射的主角就是香奈兒經典傳奇的2.55菱格紋手袋,因為這里的所有創意均來自這只經典的奢侈品。
流動的藝術巔峰
進入展館之前,菱格紋手袋的靈魂已經呈現在光天化日之下——ZAHA HADID設計的游牧式展館建筑絕不辜負2.55這53年以來帶給世人的嘆為觀止。展館的卓越之處不僅僅在于把各種藝術形式轉化為觀眾的感官體驗,同時也在于它正如它的主題—— 一個手袋一樣,想帶走就可以帶走。整個展館是一個短期性的可收放建筑,可以被分割為容易處理的獨立組件,每個散件均不會寬于2.25米,各組件的接縫貌似 CHANEL經典的絎縫菱格紋。整個建筑達到了“流動”理念的巔峰,甚至被人們形容為形似“UFO(不明飛行物)”,它的確是一個“飛行物”,但香奈兒和你,都非常清楚它即將飛向的地方——時尚與藝術的前沿。
手袋與藝術的深度對話
“流動的藝術”把2.55菱格紋手袋和生活藝術之間的對話解析到極致。世界各地久負盛名的藝術家們從菱格紋手袋中汲取靈感,進行前衛地探索和大膽地表達。法國藝術家Sophie Calle在日本文藝雜志上刊登了一則小廣告:急切招募藝術家。以她的意念執行這次為Mobile Art的創作。她讓藝術家走向提著CHANEL菱格紋手袋的女士,買下她們的手袋和手袋內的一切,然后進行創作。現在在展館里示人的,是入選的日本藝術家 SOJU TAO的作品,你甚至可以在展廳里看到成比例放大了的日本地鐵票——它曾經是菱格紋手袋的袋中物,也許這就是Sophie Calle想要表達的——Mobile Art的主角2.55,它又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日本藝術家小野洋子的作品《CHANEL的獨特許愿樹》,則依循了日本的古老傳統,邀請參觀者用米紙寫下自己的愿望,然后系在樹枝上,這是觀眾可以用行動參與的作品;俄羅斯藝術家Blue Noses的作品《我們的共同時代或手袋起義后50年》,將兩排開放的紙箱在平地上并置,箱底投放各種涵括2.55包袋與人互動的影像。活潑而充滿嘲諷意味的裝置作品,創造出了末世后的世界,人類的關系在這里竟能建基于CHANEL手袋。
總之,他們將各自對藝術與2.55菱格紋手袋的理解,用一種“流動”的方式詮釋出來。在這個精心設計的游牧空間里,影像、裝置、雕塑和幻燈等一切科技手段,都在毫不示弱地展示著它們的藝術觸覺與CHANEL價值觀之間的結晶。
盛宴流動到身邊
COCO Chanel從來都熱心于時裝與當代藝術的合作,這次Mobile Art在本世紀創造了一個嶄新空前的藝術展覽模式,令CHANEL的忠實關注者絕不甘心置身事外。現在,這場以游牧風格存在的藝術盛宴在中國香港大幕開啟,從2月27日到4月底,熱愛藝術、熱愛時尚、熱愛菱格紋手袋的你,正是收到好消息的時候!香港之后,整個展館以及全部的藝術作品會在數年間被平移至東京、紐約、洛杉磯、倫敦、莫斯科和巴黎等多個城市,這個“流動”藝術館的展覽日程安排已經被排到了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