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化學品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但一份來自外貿出口前沿城市福州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卻顯示,因受環保、安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福建省涉及化工產品的箱包及玩具出口大幅下滑。一季度,福建省以再生皮革或漆皮作面料的提箱、小手袋出口額為0.09億美元,同比下降32%;以塑料為主要原料的玩具出口額為2077.8萬美元,同比下降30.3%。涉化商品出口為何陷入窘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國外環保、安全等綠色壁壘手法層出不窮;二是企業出口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來,歐美等國不斷出臺環保、安全等標準,提高涉化商品的準入門檻。2007年6月1日,歐盟《關于化學品的注冊、評估、許可辦法》(REACH法規)正式實施,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可用的制革材料減少;化工廠將要求客戶更加謹慎地使用化學品;零售商將更加注意所經手的商品;進入歐盟的箱包產品必須提供比現階段化學含量檢測更為嚴格的檢測證明等。再看美國,去年以來,美國以我國出口玩具存在質量安全為由接連對我國出口玩具實施召回制度。今年1月,美國在10天之內連續發出10項關于中國制造玩具產品的相關通報,涉及玩具中含鉛量及雙酚A含量等環保和安全問題。
受此影響,一季度,福建省對歐盟、美國玩具出口均出現下降趨勢,尤其對美出口降幅高達五成以上。不僅如此,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涉化產品出口市場的準入門檻還將再度提高。今年2月22日,美國玩具產業協會與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共同宣布了一項新的玩具測試和安全認證系統計劃草案,擬進一步提高玩具準入門檻。目前,該草案已于3.月24日結束公眾評議期,最終方案于近期由美國玩具工業協會公布并執行。該計劃要求,玩具生產商或設計商要對玩具產品進行危害性分析和風險評估。按照該計劃,美國還將對玩具生產商實施分級審核和強制認證,對玩具產品實施安全測試。此外,歐盟也擬聯手美國,建立一個全球玩具安全的新標準。在此背景下,我國涉及化工產品的箱包及玩具出口企業的生存壓力不斷加大。
出口成本居高不下是導致化學品類箱包及玩具出口受困的另一原因。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和各種認證的應對費用的增加,導致涉化商品的出口成本上升,價格優勢正在被逐漸削弱,使企業利潤空間趨小。從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改革開始,人民幣持續升值,至現在共升值了16.5%;從2007年7月1日起,我國將箱包及玩具的出口退稅由13%調至11%;原油國際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箱包及玩具的原材料價格出現上漲。成本的提高擠壓了生產企業的利潤,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優勢,生產企業捉襟見肘。與此同時,我國箱包和玩具制造業正面臨來自勞動力充裕且.價格更為低廉的印度、越南等新興制造國的激烈競爭,國際訂單轉移風險在加大。據估算,我國玩具出口美國的成本將有可能增加25%。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各級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生產涉化產品企業的內部質量控制體系,嚴格按照進口國技術法規和我國新頒布的《國家玩具技術安全規范》等相關標準組織生產,同時要加強對涉及化學品產品質量的檢控力度,并加強對歐美等主要市場準入壁壘信息的追蹤,引導生產企業提早應對。要扶植企業做大做強,以提升競爭力,增強企業的營銷能力和抵御國際貿易風險能力,并利用行業協會統一協調出口產品價格。企業則應該在產品結構升級上多做文章,將生產重點轉向附加值高的產品,以增強抵御國際貿易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