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七十年代學生背的書包常常是薄薄的布包,偶爾有令人羨慕用花布做成的書包,學生背著很風光。里面的書只有兩本:語文和算術,最多就還有一兩個練習本,而所謂的練習本多數是薄薄的白紙手工裁剪成十六開后用線裝訂的,家庭富裕的也只不過是幾本田字格罷了,很少見過什么學習資料。
到了八十年代,書包的種類和顏色發生了許多變化。有布的、皮的,突破了以前黃色的單調色彩,可以說是色彩繽紛,它也不是薄薄的了,增厚了不少,當然它的容積變大了,里面的書也不是兩本,而是四五本,不少人有了學習資料了。
走進九十年代,書包可以說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原來的基礎上不但變長增厚,而且包帶的數量也有了變化,有原來的一根發展到兩根甚至四根,有的還在腰間配根“保險帶”。里面的書也成倍成倍的增多,書的數量絕對超過了主人的年齡,僅書就讓人嘆為觀止,什么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社會、自然、手工、音樂、體育、美術……而配套的輔助資料之類那可就沒法在此一一列舉了,因為數也數不盡啊!
跨入新世紀后,書包的變遷就更讓人眼花繚亂了,不用說爭奇斗艷的顏色了,光種類就讓你目不暇接,什么背背佳書包、公主書包、斜背書包、弧形兩用包、“休閑”背包、幼少兒包、拉桿書包、“減負”書包、護脊書包、多用功能包……
也鬧不清現在學生背著的是書包還是包袱!估計將來學生的書包不應該叫書包了,應該更名為: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