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菏澤地區對棉花的銷售與種植意向調查發現,由于今年籽棉收購價格大幅下滑,大多數棉農目前都存棉在家而未銷售,價格因素已經造成一部分棉農種棉虧本。
據對被調查農民了解,大約3成棉農表示09年不再種植棉花而改種其他農作物,有約5成棉農的種植面積將嚴重萎縮。調查表明,菏澤地區棉花產量多在每畝300-400斤,部分受災棉田在200多斤。種植成本方面,每畝地需要農藥約120元、化肥180元、農膜25元、澆地30元、種子30 元、中耕25元、人工不算,僅此就要投入410元,這還是最小的成本投入。按照每畝350斤籽棉產量,每斤2.2元出售,每畝的收入為770元,每畝大約有360元的收益。如果按照每畝30個工,每個農民工時費12元計算,則基本沒有收益。如果種植玉米,每畝產量按照800斤,每斤售價0.6元計算,每畝收入480元,除去中耕25元、澆地30元、農藥30元、種子25元,每畝還有370元的收入,而種植玉米的工時要遠遠少于棉花。
新年度以來,盡管國家出臺了收儲政策,棉花良種補貼也將覆蓋所有棉田,但對棉農的作用效果依舊不夠明顯,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更加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棉農利益,提高棉農收益,從而保障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市場流通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