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材及硬度:制作刀劍少不得鋼鐵,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呢?
鐵礦石是大自然賞賜給人類的恩物,將開采的鐵礦石放入高爐中冶煉后即得到生鐵,生鐵按不同冶煉工藝的用途可分為煉鋼生鐵和鑄造生鐵。煉鋼生鐵是一種含碳量大于2%的鐵碳合金,同時(shí)也含有一定量的硅、錳、硫、磷等元素,其中硅和錳是有利元素,按一定比例存在于鋼鐵中可顯著提高材料的強(qiáng)度、硬度和耐腐耐摩性,而硫和磷則是有害元素,會分別造成鋼鐵的熱脆性和冷脆性,降低材料性能。
把煉鋼用生鐵放入煉鋼爐中按一定工藝熔煉,將得到的鋼液澆注成型,冷卻后即得鋼錠或鑄胚,供在軋制成各種型材,
簡單的說,鋼材就是含碳量大于0.025%、小于2%的鐵碳合金。為了獲得不同性能的鋼材,還會在冶煉過程中加入鉻、鎳、鉬、鎢、釩等微量元素,而這些化學(xué)成分決定了鋼材的不同特性。其中,鉻可增加鋼材的耐腐蝕性,
通常我們把含鉻量大于13%的鋼材稱為不銹鋼;
鎳可增加鋼材的強(qiáng)度和韌性;
鉬可防止鋼材變脆;
鎢可增加鋼材耐磨損性;
釩可增加鋼材的抗磨損性和延展性。
了解以上知識,我們不妨試著分析一下目前制刀材料中最尖端的BC-42高級不銹鋼。其中含碳1.15%,含鉻14.5%,含錳0.5%,含鉬4%,含硅0.3%,含釩1.2%,并且?guī)缀醪缓?磷和硫等有害雜質(zhì),由此,我們就不難推斷出BG-42的優(yōu)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