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哪些類型的跨國企業會比較難做?哪些類型的跨國企業會比較好做?
史丹利五金工具(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夏岱:
在中國他們可以用痛并快樂來形容,美國的話他們就只有痛。可以這樣講,在中國的話我們五金工具在過去的四年里面一直是高速度發展,過去的四年里面我們的營業額可能增加了5倍。在2008年的前三季度我們還保持了接近30%多的責任,但是到第四季度影響就開始顯現。就是我們的工業客戶,一些像好多企業倒閉掉以后,對維修生產的工具需求相應的下降了。所以我們全年下來取得了20%的增長,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面應該講可能是最優秀的。我可以講這是由我們單個企業的競爭力和行業領導地位決定的,但是并沒有說我們受到寒風的影響。您可能看過了我們2009年的戰略規劃,事實上就是如此。我們是痛并快樂,因為在中國這么一個特定的市場也迎來了市場的機遇。對國家基礎設施方面,我們看了一下,這些萬一里面可能都有我們的一杯羹。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樂:
在全球化的時代中,越是求資源整合好的公司其狀態也會較好于其他同行業,所以資源整合作很重要。
羅德公關副總裁 劉埕:
我相對比較看好私人企業,因為它的現金流比較充沛的,現在的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手上有大量的現金。之所以看好非上市企業,就是覺得非上市企業受到盲目擴張的壓力比較小,也不會像公共上市公司這樣,必須把報表作的怎么漂亮,必須要怎么樣,而且上市公司每個CEO的年限都是三年,沒有辦法作多少具體的事。我只是換一個角度,或許我們現在再次看到不上市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