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送禮的傳統,在中國,送禮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因而形成了我國龐大的禮品市場。在元旦來臨,春節將近的09年禮品市場上,五金工具禮品以其個性、時尚、實用的特性開始展露頭角,也有不少實力雄厚的五金工具生產企業已開始將禮品五金作為產業的一部分。
節日里,走親訪友之后,家中的節日禮品越來越豐富,可總有一些重復或是派不上用場,眼看沾滿喜氣的年貨禮品成了“雞肋”,家里人總會干著急。有些網友的做法不妨借鑒一下:閑置節日禮品“掛”上網,需要的人自會來尋找。你不需要的,通過網絡轉讓、置換,搖身變成了別人手中的寶貝,這種網絡置換方式成為牛年新春假期后的一種新潮。
專業網站和年貨專區涌現
筆者發現,年后網上涌現出多家交換年貨的網站,很多論壇也紛紛開通了交換年貨的專區,多家網站發帖量過萬,交易火爆。交易物品從童裝、五金工具、寵物用品、珠寶首飾到書籍、雜志、食品、字畫等五花八門。很多網上開店的五金業的朋友可以利用自己不用的東西換一些網絡熱銷產品,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網絡置換?圖的是新鮮
有些人雖然是網絡購物的常客,但是做“換客”,把年貨掛網上置換還是頭一次。不少網友和并非資深的“換客”,只是年后臨時客串。他們不希望浪費,更希望用閑置物品置換,換來一份新鮮體驗。
“朋友介紹的,說網上有專門的置換網站,我覺得比較新鮮,就開始給年貨拍照,重在過程,結果倒還是其次。”網友“m/n”介紹說,每年春節家里都會收到不少禮品,但是很多禮品樣子都是重復的,所以年后就得開始處理多余的年貨。比如去年,他把家里用不到、或者已經有了的的年貨拿到朋友店里寄賣。今年卻意外收到了一套小家電,沒了保質期的困擾,“m/n”聽從朋友建議,嘗試把小家電掛網上,換得了一部二手的數碼照相機。如此神速,這得益于“m/n”平時的“置換”生活。可以這樣說,“網絡就像一個無限大的跳蚤市場,通過它,賣家能解決家中閑置,買家也能淘到心中所好,皆大歡喜。這種快樂的‘換生活’會帶來快樂,肯定會有更多人加入置換隊伍,市場前景也很廣闊”。
企業易貨交易減少了中間周轉環節,從而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與采購成本。跨入2009年的第一個月,就有來自不同行業的五位企業老總在網上相聚,經反復商談最終在一筆2000多萬元的易貨協議上簽了字。事后,一位老總感慨的說:“完成這么一大筆交易,往年都是在賓館里談,而這次在網上交易,使得成本降到了最低”。而現場的另一位老總半開玩笑的說:“降低成本的空間還有,如果明年企業仍在低位運行,我們簽約之后用礦泉水舉杯慶賀成本還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