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記者剛走進王風琴家,就被一屋子的小玩意兒吸引了,沙發(fā)上、桌子上、衣柜上面的盒子里、地上到處都是打火機,墻上掛著一把大槍,也是打火機。另外還有自行車、摩托車、聯(lián)合收割機、鋼琴、薩克斯、西瓜、梨、吹風機、電飯鍋等造型的打火機,甚至還有時下最流行的神七飛船,“這些都是打火機嗎?”王風琴給了記者肯定的答復。雖然收藏打火機已經將近30年了,但是她一直沒有時間系統(tǒng)整理,這幾天,她把所有的打火機都翻了出來,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要整理好它們兩天兩夜都弄不完,這些就是我和老伴的寶貝。”
目前,王風琴根據(jù)打火機外形的不同把它們分為車類、人物類、樂器類、軍事類、動物類、生活用品類、水果類、飲料類、體育器材類以及其他類。看著這些打火機記者有些眼花繚亂,幸虧王風琴對自己的這些寶貝了如指掌,記者聽她介紹了不少經典的組合。比如車類中有一套機械用品,包括過去耕地用的犁、現(xiàn)代的大型拖拉機、聯(lián)合收割機、卡車、吊車和起重機等造型。那一套“福祿壽喜”四字打火機也很吸引人的眼球,“這幾個組合在一起可不容易,找了好長時間呢。”做工精湛的要數(shù)那些車類打火機了,有自行車、摩托車、過去的老爺車、現(xiàn)代的跑車等樣式。樂器類打火機里鋼琴、薩克斯、二胡、笛子等造型一應俱全,可以組成一個小型樂隊了。生活類打火機里有沙發(fā)、搖椅、電飯鍋、拖鞋、家具、滅火器等造型,軍事類打火機里有古代的刀弓箭戟和現(xiàn)代的槍炮造型。
每個打火機怎么用還是一個謎,不好好琢磨根本琢磨不透從什么地方出火。王風琴告訴記者,有的已經不能用了,不過大部分還可以打著火。比如摩托車造型的打火機要叩動車撐,火從排氣筒出。
王風琴告訴記者,1980年她賣煙酒時,經常賣些打火機,“那時候看到外形好看的打火機我就給自己留下一兩個。”沒想到,后來打火機的樣子越來越多,她也越收集越多,最后竟然搞起了收藏。除此之外,有些打火機是朋友們給的,有些是他們花錢買的,最貴的是那個船舵造型的,要300多元錢,便宜的也幾十塊錢,如今每年她和老伴都要花上1000多元錢用來買打火機。“我和老伴過生日,別人送禮物也都是打火機。今年我和老伴生日,兒子送我一個大炮,送給他爸爸一把槍,我們都開玩笑說這不是讓我倆打架嘛!”
因為有這些打火機的相伴,王風琴和老伴魏懷表的日子過得非常愜意。他們說收藏了這么多年,這些打火機從來沒有公開展示過,最近,他們想打聽一下是不是可以參加個吉尼斯世界紀錄,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的打火機。
摘自《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