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峰
如今,家電市場新技術、新概念、新名詞滿天飛,令人眼花繚亂。由于商家故弄玄虛,不愿展示真面目,讓消費者難以科學選擇,經常是懵懂消費。與此同時,家電業慣用的“終身保修”、“免費服務”之類承諾,導致產品普遍超期服役,事故頻發,并給消費者造成家電產品“無償服務”的錯誤觀念。這些曾經或者正在城市普遍流行的現象,如今隨著家電下鄉步伐的加快,正在完全照搬地進入農村市場,使得本來文化素質就不高的農村消費者更加迷茫。同時也更加昭示出農村家電消費教育的缺乏和急迫。
家電消費教育幾近空白使用安全隱患突出
我國的家電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市場正在走向成熟,人們對家電產品的消費常識也越來越多。從家電業飛速發展的步伐來看,如果說家電業沒有過消費教育,無疑是片面的:一些企業舉辦的“家電消費教育進社區”活動偶有所見,媒體家電知識專欄并不少見,家電廣告、產品促銷宣傳單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承擔了一些知識普及的責任。但是這很大程度上只是局限于城市,在農村,如果說家電消費教育還是空白,幾乎沒有人能夠提出異議。
前不久,記者在農村調查時,看到彩電幾乎已經普及,在記者采訪的30多戶家庭,家家都有彩電,而且絕大多數家庭都在彩電外殼上蓋上了一塊布。湖北隨州的農村消費者劉貴興告訴記者,彩電是家里的大件電器,農村灰塵大,怕損壞了電視,所以用布遮著。但是記者發現,即使在看電視時,也很少有人將遮擋布拿掉,都是蓋著布放電視,露出來的只有顯示屏。記者提醒,蓋著布,會影響電視機的散熱,容易引起故障。劉貴興聽后很是驚訝,連稱不知道,并告訴記者,在他們那里,家家都是這樣看電視的,還以為能防止灰塵進去弄壞電視呢。
記者在走訪其他農村家庭時,發現真的像劉貴興所說,大多數家庭都是蓋著布放電視。
對此,家電專家指出,包括電視機在內的所有家電,在工作時都會產生熱量,需要散熱,蓋著布開電視,會影響散熱效果,時間長了,不僅會減少電視機的壽命,影響效果,嚴重的還會導致線路故障,甚至發生起火等嚴重事件。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缺少相關的家電消費知識,大多農村消費者很少考慮家電的使用環境、使用壽命,一臺家電產品,搬回家就用,只要能用就不作檢查,更不會主動淘汰,從而留下很多安全隱患。而且因為缺少相關家電知識,為了單一省錢,很多人都很青睞低價劣質的產品,從而使得劣質家電在農村暢行無阻。
湖北棗陽的農村消費者邱富貴告訴記者,其實很多時候也想了解各種家電的知識,可是沒有途徑,最終只能看別人,照葫蘆畫瓢。他對記者提出的家電消費教育很驚訝,表示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過,見過的只是電視里的廣告和村里房屋墻上的廣告。對于家電的使用壽命限制、使用環境要求、維護保養知識,他表示從未聽說過,因此也就沒有想過。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農村報刊很少,農民很少看報紙,現有的報紙也都是黨報,而且像刊有家電知識的生活版一般還不在農村發行。即使偶爾看上一回報紙,也沒法看到這些想看的知識。農村消費者獲取的相關家電知識,基本上都是從電視上來的,但是電視上的家電信息,除了廣告外,則很少有家電消費知識介紹。
一句話,真正為農村消費者需要的家電消費教育,目前幾近空白。
片面追求單一的產品下鄉消費教育常被遺忘
如今,各大家電廠商都在高舉下鄉的大旗。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被家電廠商爆炒的下鄉舉動,只不過是單一的產品下鄉,而對農村消費者普遍缺乏,而且渴盼的家電消費教育卻很少涉及。
某知名彩電廠家近幾年一直都將農村市場視為新的發展動力,力度很大,成效也不錯,被譽為家電下鄉的尖兵。記者在農村調查時也發現很多村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該品牌的彩電村。但是在該地農村除了隨處可以看到的該品牌的房屋墻體廣告之外,卻沒有看到相關的知識教育服務。當地的村民劉學恩告訴記者,經常有插滿彩旗和該品牌廣告的宣傳車進村,車上有人專門敲鑼打鼓,還播放歌曲,非常熱鬧。但是都是來回走一趟,就完事,從來沒有下來人接受老百姓的咨詢。他還告訴記者,其實那些宣傳的人他們都認識,都是當地的農民樂隊,即使問他們,他們也不知道。
記者在該村采訪時,恰好碰到宣傳車進村,一輛農用貨車,車身貼著該品牌的廣告,車上插著彩旗,幾個農民打扮的人正在吹吹打打。記者攔住車問有沒有廠家的人員,能否問幾個問題,被告知沒有,他們只是負責到各村轉悠,別的就不管了。
記者致電該廠家負責宣傳的人士,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有一個農村家電知識宣傳計劃,但是農村太分散了,搞了幾次,效果不明顯,花費還很大,因此就擱下了。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其他下鄉的家電廠家所采取的舉措都差不就是單一的產品下鄉。
不過,記者在湖北棗陽興隆鎮采訪時,還是發現了一家家電銷售店門前搭起了宣傳舞臺,音響聲音放得十足,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但是近前一看,卻都是產品展示,連城里常見的散發宣傳彩頁都沒有。老板告訴記者,家電廠沒有提供,自己又不能印,因為印刷費用不菲。
產品說明書如同天書沒人懂
家電產品說明書故作玄虛、說不明白的現象,在城市家電消費市場就詬病已久,如今隨著家電下鄉的步伐,這些說明書又完完全全地被送到農村,在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村消費者面前,更顯得像天書一樣,這些本來被賦予知識傳播使命的說明書,由于讓人難懂,很多時候在農村根本起不到消費教育的作用,而只能成為擺設。
在湖北隨州吳山的一個村莊,記者走進村民吳英杰的家里,看見吳英杰兩個孩子正在圍著電視看一個影碟。但是讓記者納悶的是,電視里只有畫面沒有聲音。倒是兩個孩子唧唧喳喳、比比劃劃非常熱鬧。一問才知道,影碟機壞了,只有畫面沒有聲音。
可是記者發現畫面很清楚,而且影碟機外觀也很新,不像有故障。就上前檢查了一番,發現是音頻端子插錯了接孔。于是就給重新接了一下,果然就出聲了。這下讓兩個孩子頓時興奮起來,連夸記者真棒。
吳英杰告訴記者,老公去廣州打工了,她在家帶孩子。前不久,兩個孩子打鬧時不小心將影碟機碰翻在地,摔了一下,兩個插頭也帶出來了。于是她就對著說明書重新接,可是看不懂,插頭上寫的是英文,接了半天都是只有畫面沒有聲音,還以為是摔壞了。
記者發現兩個插頭上果真都是寫的英文字母,和自己家里的影碟機一樣。這對于從沒有學過英語的吳英杰來說無異于天書,要想看懂,然后正確使用,的確太難了。
吳英杰告訴記者,家里的電視和錄音機也有說明書,但是她都不看,因為也看不懂,就摸索著使用,只要能出聲、出畫面就行。可是一旦出點閃失,就糟了。
吳英杰還告訴記者,在他們鄉下,一般人都和她一樣。即使有的能看懂說明書,也不一定管用,因為按照說明書上寫的操作,有時也不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吳英杰這樣因為說明書寫得像天書,而影響家電正常使用的現象很多。對此,很多人都只能表示無奈。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說明書不僅要說得明白,還要通俗易懂。尤其是對下鄉的家電,考慮到農村消費者的文化水平,說明書更應該通俗易懂,但是現實很不如人意,這已成為家電業的一個痼疾,是到了該根治的時候了。
一家著名的家電廠家負責人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他們都在改進說明書,力圖通俗易懂,但是要對下鄉的家電,使用單獨的說明書,目前還沒有打算。記者一共咨詢了8家家電企業,沒有一家表示有對下鄉家電使用專門的說明書。
如今,農村家電市場的廣闊前景已經吸引了眾多家電廠商的目光,家電下鄉的速度正在加快,但是同家電產品選購、使用、保養息息相關的家電消費教育,卻遲遲邁不動下鄉的步伐,這必將影響農村家電市場的拓展。專家指出,家電企業或相關機構應該根據家電市場的最新動態,根據農村的實際需要,編印家電科普知識,并加大家電消費教育的力度,改變目前農村家電科普知識空白的局面,幫助農村消費者掌握家電知識,引導農村消費者科學選購使用家電產品。這對保護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利,開拓農村家電市場,促進我國家電業的快速、良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