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ChinaByte 4月10日消息(張穎) 康佳昨天正式將其旗下超薄CRT電視命名為i-SLim品牌。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葉濤在接受天極ChinaByte專訪時表示,康佳將借新高端CRT電視子品牌獲取的利潤,繼續與外資平板電視角力,最多用5年時間打贏平板之戰。
國產平板電視只是暫時失利
昨天,康佳在其2007年彩電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顯象管電視(CRT)的高端新品:第二代超薄CRT、寬屏超薄CRT及娛樂超薄等4款超薄CRT。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葉濤宣布,超薄CRT名為“i-SLim”品牌。
葉濤對天極ChinaByte坦承,目前,國產平板電視在市場份額上暫時輸于外資品牌。這是因為自去年下半年起,外資平板電視開始上演價格戰,用低價換來的結果。“這是外資品牌發力的一個策略。”
葉濤同時指出,國產品牌去年收縮陣線,也是一個策略。他透露,從去年開始,國產平板電視與前期發生質的變化,即不再殺價格,而是以提升產品價值為主,開始將注意力放到增加產品高附加值的技術研發上。“于是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外資平板電視的中低端產品,其價格比國產品牌還低的情況。” 葉濤說,外資品牌打價格戰,使中國新興的平板電視市場出現混戰局面。
不過,葉濤表示他并不擔心由此國產品牌就沉淪下去,賽不過外資品牌。“現在的平板電視市場,在走以前CRT時代的老路。”葉濤講,在CRT時代,中外品牌交戰初期也是外資品牌占有品牌、技術等優勢,處于領先地位。但隨著國產品牌加強自主研發,利用價格和渠道、營銷等優勢,幾經搏殺,最終國產品牌勝出。
天極ChinaByte了解到,如今國產品牌在技術上已開始走在外資品牌之前。如TCL推出的120赫茲防拖尾平板電視,外資品牌至今還沒推出來。康佳2005下半年推雙倍高清 液晶電視,2006年下半年外資品牌才開始推出來。創維研發出的穩定畫面的屏靜技術,外資品牌也沒有攻克。
“國產平板電視只是暫時失利。打仗不能看一局,要看整個戰役。”葉濤認為,中外平板之戰最多用5年的時間。國產品牌再用2、3年,最多4、5年,就能打嬴外資平板電視。
CRT子品牌戰略為平板之戰提供護身符
有權威機構預測,CRT電視憑借高性價比,有望迎來新的高速增長。2007年全國CRT電視市場容量將達到2800萬臺以上,而農村市場所占比重將高達67.5%。到2010年,國內需求將超過1億臺。
超薄CRT電視在體積、畫質、功能方面優于傳統CRT產品,在價格方面又較之 液晶電視讓更多層次的消費者接受,準確的差異化定位,是超薄CRT迅速成為市場生力軍的關鍵。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最新發布的《中國彩電研究藍皮書》顯示,2006年超薄CRT的迅猛增長成為了亮點,全年銷量220萬臺,增長了6倍多。2007年國內超薄CRT電視市場規模將繼續快速增長,市場容量將翻番至450萬臺。尤其是二代超薄產品的出現,將使CRT電視在2007年迎來新拐點。
中怡康數據顯示,2006年6月份以來,康佳超薄短管CRT電視銷售增長近10倍。康佳已把超薄、寬屏、數字等新一代CRT電視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納入到今年工作重點,并已完成CRT電視產品架構及上游資源戰略布局。
“要發揮CRT的優勢,來打嬴平板電視之戰。”葉濤坦言,CRT電視的利潤保護著平板電視的生存與發展,啟動高端CRT子品牌戰略,是保證與外資平板電視對決時勝出的護身符。
2005年中國超薄CRT電視的銷量為100多萬臺,2006年增長了6倍多達到600萬臺,預計2007年將達到1500萬--160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