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深圳白領們開的店,還有一些大公司開的有著很好形象的正規連鎖店,很多時候往往就是競爭不過這些“散兵游勇”。雖然他們心里往往看不上上面所說的形象不怎么好的“潮汕店”,甚至看低這些沒有多少文化的潮汕人,因為他們有著普遍的初中沒有畢業就經商的傳統(所以一寫潮汕人的發家史就一定要說某某初中沒有畢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身價多少個億,包括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但白領們又不得不佩服這些潮汕人的店比他們的店活得“滋潤”多了,賺錢的本領高多了。敝人在打工之余也曾在深圳開過一家手機店,周圍的競爭對手全部是潮汕人開的手機店,而且所有的手機批發商都是潮汕人,再加上本人曾經擔任一家著名保健品公司的深圳經理,面對的經銷商和小藥店大部分也是“潮汕系”,于是有意識地觀察與揣摩了一些潮汕人不為人知的開店“秘笈”,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潮汕人開店成功,或者說會開店,首先是源于潮汕人開店經商的傳統優勢。開店成為潮汕人的一種最基本生活方式。“餓死不打工”是專門針對潮汕人說的。很多潮汕人都是十幾歲幫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鄉親的店里幫忙,很早就學會了經商的本領的。另外,很多潮汕人把開店賺錢作為人生的惟一目的,這種非常現實主義的對生活沒有其他幻想的專注心態,以及與生俱來的生意頭腦,是十分有利于他們的開店經商成功的。
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優勢就是潮汕人的團結與他們特有的相互認同的人際關系,這個優勢是其他地方的人無法比擬的。批發渠道很多是潮汕系,零售渠道大多也是潮汕系,他們互相幫襯、互通有無、共同發財,總是能拿到最便宜的貨源,開店賺錢比其他的地方人更容易一些,況且他們往往還能吃苦耐勞。但這些因素不說大家也知道,而具體說到不為外人所知的開店賺錢的操作層面的技巧,潮汕人還是有著許多獨特的經營手段值得我們借鑒的。
商者無域
“商者無域”,是說潮汕人什么賺錢做什么。表現在開店方面,就是隨時準備變化,靈活適應市常我在深圳經常留意一條街的鋪面變化,比如說,當一個新樓盤蓋起來后,潮汕人會聯合起來在一條新街上開一系列店,如裝飾材料店、五金店、窗簾店等,針對新房家庭需要,店面服務與產品互相補充,互相帶來人氣。一兩年后,潮汕系們就改頭換面,紛紛變為餐廳、藥店、發廊等。另外一個體現潮汕人什么賺錢做什么的“商者無域”理念的是,潮汕人把所開的店作為一個“生意信息中心”,潮汕人在店里坐在一起喝功夫茶,他們談的往往是誰誰誰怎么發財了,哪里又有一個賺錢的買賣機會,并不局限于現在店面的生意。所以,潮汕人發家往往是開一個小鋪的時候利用信息做成一個“大買賣”而完成原始積累的。
店庫合一,破店經營聚集人氣的技巧
許多潮汕人開的大的店面都是店面與倉庫連在一起的。表面上看起來很雜亂,哪兒都堆滿了商品,有時都難以落腳。其實,店堂大量存貨并不會影響形象,反而往往會促進銷售。有意把貨堆在店內,讓顧客覺得雖然擁擠,但是很熱鬧,而且產品離得近就看得清,找人咨詢也很方便,并造成貨源充足的感覺。這就往往會造成店鋪商品與人氣都很旺盛的感覺。如果你在深圳發現有小的店鋪三面墻都打通,人可以方便地從四面八方進入店里,而且水果攤大面積地延伸出小店很多米遠,那肯定是潮州人開的店。他們往往會懂得充分利用與拓展空間,而決不局限于小店的空間。
上頁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