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新疆商貿城文化體育用品中心 □本報記者 應元亮 童向錚 陳金花
聽說在新疆商貿城經營文化體育用品的義烏人很多,于是本報邊貿行赴新疆采訪小組專程來到商貿城文化體育用品中心探訪。文體中心地處烏魯木齊市繁華的阿里路和國際商貿城內街交匯處,大廈外形呈元寶狀,有效形成“兩街一市”的商業優勢,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通暢。
文化體育用品中心是新疆國際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適應市場、提檔升級、劃行歸市建成的文化體育用品專業市場。2003年8月23日中心開業,匯集了文化辦公、學生用品、運動健身器材、專業體育服飾、花卉婚慶用品等數千個國內外知名品牌。該中心共9層,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是一座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現代化市場。
記者信步走上二樓,這里主要經營學生用品。“秀偉文具”的老板李秀偉是浙江麗水人,他直言店鋪內的很多商品都來自義烏,而整個文體大廈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來自義烏的商品。在“時尚文體批發商行”門前的過道上,店員們正在忙著將剛運到的貨物整理到店鋪內,記者留意了一下發貨地址,上面赫然寫著“義烏”。老板余小勝是新疆人,她告訴記者,在她的店里義烏商品約占75%。每年她都要往義烏跑五六趟,算來與義烏市場結緣已經有四年時間了。她認為價格優勢是義烏商品主導烏魯木齊文化體育用品市場的主要因素。近年來,來自義烏的文化體育用品檔次和品種有了明顯上升,但總與廣東等地的產品維持相應的價差,也是因為這一點點價差,使得義烏商品在整個新疆文體用品市場中占到主導地位。
記者路過俊武文具商行時,店主馬俊武很熱情地招呼記者進來,這里主要經銷中性筆、鋼筆和兒童文具。說起義烏,馬俊武便打開了話匣子,他說以前在這里經商的義烏人特別多,他們帶來的不止是豐富的商品,更是靈活的經營觀念。義烏人對商貿城的作用特別大,可以說沒有義烏人,市場就辦不起來。現在很多在這里經商的義烏人在完成原始積累后,紛紛打道回府了。但從義烏到烏市的物流卻更加發達了,市場里約有80%—90%的貨物來自義烏,很多商家只要通過打電話發傳真就可以直接從義烏市場進貨。
記者在一樓大廈側門入口處碰到了義烏人吳根平、余珠妹夫婦,他們經營的“全興文體總匯”匯集了各種品牌的體育用品,幾位客商正在鋪子里挑選商品。緊鄰其后是余珠妹姐姐的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兩者之間用貨架自然分割,看上去儼然是一個大鋪子。吳根平說,這樣客商進一個門就能找全商品,起到很好的搭配作用,這也是經營之道。據介紹,他們的產品全部來自義烏市場,由在義烏的家人配貨,產品批零兼售,客商來自新疆全境,有時也有外商上門采購。吳根平進一步向記者證實,1996年前后這里曾是義烏商人的聚集地,市場也非常紅火,可以說義烏人為新疆商貿城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對比大廈內比比皆是的義烏商品,義烏商人的蹤影卻很難尋覓。吳根平說,不止是文化體育中心,商貿城周邊的其他分市場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當年的義烏商人就像是趕著駝隊開疆破土的“絲路”商販,所到之處因他們的努力而繁榮興旺。人們都在頌唱義烏人建市場辦一個火一個的神奇,卻沒想到當駝隊離開,義烏人的經營觀念和他們從家鄉帶來的商品已讓當地人的生活發生深刻變化。如今,更多的新疆本地人甚至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地區的客商沿著義烏人開辟的物流線路尋到“小商品的海洋”——義烏市場,將義烏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新疆全境以及中亞、西亞、北歐的一些國家。
圖為客商在“秀偉文具”店面內選購商品。琳瑯滿目的義烏商品為各路客商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童向錚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