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比ト毡驹L友,使人感到禮不在貴,有情則貴,正所謂“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日本人講禮貌,見客鞠躬,逢人問好,這是原來就聽說的,但送禮的特點,是我們這次去日才知道的。
一個日本人,從生到死,似乎終生處在“禮”中,應酬場合,送禮收禮,道道多多,諸如“出生祝”、“七五三歲?!?、“畢業祝”、“成人?!?、“就職祝”、“結婚?!保€有恭賀喬遷之喜、新居落成,慰問病人、看望長輩以及迎新年、過圣誕、度情人節,紅白喜事等,都要送禮。據說,一個日本人一年平均要送十來次禮。
在我們看來,送禮似乎成了生活中的沉重負擔,如果禮品不貴,分量不足,就沒“面子”,就顯寒磣。日本人同樣也講“面子”,但似乎并無負擔之感,而是自然而然,是生活樂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禮輕情義重”已成共識。二兩茶葉、瓜籽,一張賀年卡、明信片,一本書、一束花,都夠意思。當然,禮品包裝要精美,禮數要到家,還要實用。
比如給新生嬰兒送禮,送相片冊、育嬰手冊;給入學兒童送禮,送鋼筆、送書包;給男女青年送禮,送別針、刮胡刀;探望病人,送書、送鮮花;參加葬禮,送香典;友人出行,湊份子,如此等等。據說,在日本最便宜的禮品只合人民幣兩三元錢。這在經濟高度發達、國民相當富裕的日本,只是小菜一碟。送禮品,除了節儉,日本人注重環境保護,送的茶葉、瓜籽要沒噴灑農藥的,送的賀年卡、明信片許多是再生紙制的?! ?BR> 中國和日本,都是禮儀之邦,人與人交往,注重禮義,講究送禮,是人之常情。但比較當今日本和當代中國,日本人送禮似乎比我們要精明一些。禮不在貴,有情則貴,給人以啟示。
給日本人送禮時我們應注意什么呢?
給日本人送禮時,不要一次送4樣或9樣東西,因為在日文中,“4”字與“死”諧音,而“9”字則與“苦”字諧音。日本人喜歡名牌貨,但對裝飾著狐貍和獾的東西很反感,他們認為,狐貍是貪婪的象征,獾則代表狡詐。到日本人家中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15個花瓣,因為只有皇室的帽徽上才有16個花瓣的菊花。日本人認為,贈給個人禮品應當在私下贈送,不應在公開場合贈送,除非你給在場的每個人都贈送禮品,日本人對禮品的價值不大講究,但重視禮品的實用性,不宜送高檔禮品。
下面介紹幾款日本人喜歡的禮品:
水晶筆筒:上面可以印制中國臉譜,或是其他帶有中國色特的文化,水晶送給客戶比較有檔次,而且送水晶的顏色也很有講究。送水晶給日本的客戶是明智之舉。
中國特色的竹筆筒,或是竹筒,比如孫子兵法,金剛經等之類的竹雕的產品。
根據調查,日本人乃至外國人都比較喜歡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一些常見的禮品已經不能打動國際客戶的心,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既能賦予禮品的獨特文化,又能給個機會讓世界都能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像一些文化禮品送給外國客戶,既能顯示出品味,又實現了送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