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過節和前段時間家人生病,一些來探望的親友帶來各樣禮品,這些物品大多包裝精美,但往往華而不實。這種華而不實主要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商品質量沒有問題,但過分的包裝加大了消費成本———比如,有的葡萄酒在盒中加送質量粗糙的高腳杯;有的在麥片的包裝盒里裝上不耐用的杯子等;而且有的酒外包裝是木質的盒子,里面用絹襯,酒的分量沒有外包裝重。
以至于有時營業員常常會問消費者是送人還是自己用,如果送人就買包裝好的,如果自己用就買沒有包裝的,同樣的東西有包裝和沒包裝差了很多價錢。另一種是商品質量一般,卻在包裝上大做華麗文章。比如,一種中老年核桃粉,從外包裝上看好大的一個盒子,可標明的食品重量卻只有1000克。我好奇地打開盒子,原來里面還有一些紙殼,在這些紙殼中靜靜地躺著兩袋極為普通的核桃粉,真讓人感嘆,這外表和內涵實在是差得太遠了。還有一種是產品質量有問題,只能用精美的包裝來遮掩產品固有的缺陷。商品包裝精美些無可非議,但是過分追求華而不實,會誤導消費者,增加消費者的支出負擔,同時也會影響產品的信譽。僅有華麗外衣缺少內在質量的商品只能引起消費者的反感.
因此,并不是華麗的禮品及包裝就會受到人們的喜歡,送禮的話,受禮人一般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所以應該以實用為主。包裝精美就可以了。能讓受禮人感覺到自己的心意就好了。